N-乙酰-β-D-氨基葡糖糖苷酶测定试剂盒(比色法)注册资料21-NAG 南华附一临床试验方案.doc

N-乙酰-β-D-氨基葡糖糖苷酶测定试剂盒(比色法)注册资料21-NAG 南华附一临床试验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5 N-乙酰-β-D-氨基葡糖糖苷酶测定 试剂盒(比色法)临床试验方案 产品名称:N-乙酰-β-D-氨基葡糖糖苷酶测定试剂盒(比色法) 包装规格:试剂1 30ml×1 试剂2 10ml×1 拟试验时间: 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签名): 承担临床试验的研究单位(公章): 统计学负责人(签名): 统计学单位(公章): 临床试验类型: □ 新诊断试剂产品的研究 ■ 已有同品种批准上市的临床研究 □ 关于变更申请中产品临床研究 注册申请人(盖章): 注册申请人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姜志华;073189672199 一 临床试验的背景 NAG又称尿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细胞中的溶解体水解酶,与黏多糖类及糖蛋白代谢有关。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和前列腺中含量较高。NAG分子量约为14kD,正常情况下,血清中NAG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泄。故尿中的NAG主要来自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此酶在尿中稳定,成人尿中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3-12U/L(各医院的测试方法不同,参考值不完全相同)。 尿、血清NAG活性变化与机体某些病理状态密切相关。尿中NAG的升高是肾脏疾病的早期表现,是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尿中NAG增高见于:(1)肾小管疾病,如 = 1 \* GB3 ①肾小球肾炎:急性期尿NAG活性可高于正常值10倍,病程消退时,NAG活性下降或恢复正常,其动态变化于疾病转归一致; = 2 \* GB3 ②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尿量减少而血肌和尿素氮改变不大时,尿NAG已极显著升高; = 3 \* GB3 ③肾病综合症:尿MAG可明显增高,严重者可超过正常值10-20倍,缓解期NAG下降,是比尿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更灵敏的临床检测指标; = 4 \* GB3 ④药物肾毒性监测和早期发现:用于氨基甙类和头饱类抗癌药物、免疫抑制剂、非甾类抗炎药物、镇痛剂等有肾毒性的药物对肾损伤的发现和损伤程度的监测; = 5 \* GB3 ⑤肾移植后排异反应监测:在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前,尿NAG活性显著升高,变化早于血尿、蛋白尿等指标; = 6 \* GB3 ⑥应用于重金属肾损伤监测和肾毒物质环境污染人群筛查、儿童尿普查发现隐性肾炎。(2)肾小球病变,如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炎等尿NAG活性也升高,且与病变程度相关。糖尿病肾炎早期,由于滤过压增高,滤过膜负电荷减少,裂孔变化,血浆白蛋白滤出增加,在近曲小管被重新吸收后,尿白蛋白排泄可不增加,但此时,因细胞溶酶体被激活,导致尿NAG升高,且NAG/尿肌酐比值增高,先于尿白蛋白排泄量的变化。肾移植患者,尿NAG测定可早期发现排斥反应,一般在临床指征前1-3 天即有尿NAG增高。目前把mALb和肾小管标记蛋白(NAG 等)作为早期发现和监控糖尿病合并症的常规指标。另外,尿NAG的监测在多种肾实质疾患中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是肾脏损害的较敏感指标,增高见于急慢性肾炎,休克引起的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症、中毒性肾病等。 N-乙酰-β-D-氨基葡糖糖苷酶测定试剂盒(比色法)为长沙海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注册的产品,按照现行《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研究,临床研究资料作为注册资料的一部分。为了完成产品注册和确认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通过2家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临床研究,试验结束后各临床单位根据结果编制临床试验报告,研制单位汇总后书写总结报告。 二 临床试验的研究目的 以本公司研制的N-乙酰-β-D-氨基葡糖糖苷酶测定试剂盒(比色法)作为临床试验的研究产品(以下简称为研究产品),选择已批准上市的同类型成熟产品: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生产的N-乙酰-β-D-氨基葡糖糖苷酶检测试剂盒(比色法)作为对照产品(以下简称为对照产品),针对同一临床样本进行对比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评价研究产品的临床应用性能,为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 临床试验的管理 临床试验由试验单位和注册申请单位分别委派专人共同负责管理,临床实验前,由双方负责人协商、确定临床试验方案,确定临床试验负责人、主要参加人员以及实验过程质量控制、试验数据管理、统计分析方法。临床研究单位按照双方确定的试验临床方案进行临床试验研究,申请单位协助和监督执行。 一般情况下,临床试验方案不宜更改,对于研究中的任何修改均应说明,并按照双方认可,对更改的时间、理由、更改过程及有无备案进行详细阐述并讨论其对整个研究结果的评价和影响。 四 临床试验总体设计 1研究样本量及其确定依据 依据国家对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N-乙酰-β-D-氨基葡糖糖苷酶测定试剂盒(比色法)为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临床研究的总

文档评论(0)

千年硕鼠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药学医师证持证人

10年深耕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领域

认证主体李**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20日上传了药学医师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