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ppt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学课件—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省的设立 评价: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二 、君主专制的演进 (1)秦朝丞相地位高 史料链接: 汉武帝所用丞相十三人,下狱死者占其半,生者如田蚡、石庆、公孙弘辈,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从而已。以至于讨论出兵边疆的大事,汉武帝竟说 “田蚡不足与计”。汉武帝如此重用内朝官,用近臣、内朝来压制宰臣和外朝,所以当他拜公孙贺为相时,贺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 三、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察举制:汉代—人才举荐制; 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3.科举制:隋唐以后考试选官成为 主要的选官制度 小 结 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2)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 * 秦朝开创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地方权力 中央权力 集中 集中 皇帝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课 课标: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及其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问题: 刘邦建汉后确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有何异同? 汉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及“郡国并立”的格局-郡(郡县制)国(王国-诸侯王)并立 刘邦大封同姓王。他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结果他死后不过18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 汉景帝 七国之乱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 汉武帝刘彻 唐朝藩镇割据导致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唐朝设藩镇(节度使) “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 貌不惊人的安禄山 “安史之乱”平定后,星罗棋布的藩镇 思考:“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 五代建立者简历 后梁:朱温,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 后唐:李存勖,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 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 后汉:刘知远,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 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 宋太祖赵匡胤 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北宋文官出行图 材料1 :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2:“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子语类》 1。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战乱不已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2。宋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 3。地方收权后结果会怎么样? 阅读与探究 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 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 知识延伸 地方分权 集中 中央集权 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 地方行政沿袭与变化:[归纳] 秦 (郡县) 汉初 (郡国) 汉中后期 (州郡县) 隋 (州县) 唐 (道·州县) 北宋 (路·州县) 元 (省、路、府、州、县)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逐渐加大, 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 皇 帝 中朝 外朝 尚书令 侍 中 常 侍 丞 相 御史大夫 太 尉 九 卿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有事上报 皇帝 中书省 (草拟、颁发诏令) 尚书省 (执行命令) 门下省 (审核政令) 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 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1.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2、特点 3、影响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宋朝时期的体制 中 书 门 下 枢 密 院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三司)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参政知事 (二府) 削弱宰相权利 皇帝总揽大权 基本特点(总体趋势) 宋朝 唐朝 西汉 削夺相权。 a.频繁任免丞相。 b.设“中朝”(又称“内朝”)抑制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 实行多相制度,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参加政事堂议事的其他官员身份亦等同于宰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师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擅长课件制作及各种教育教学总结的撰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