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提纲】.pdf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提纲】.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4 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程标准:(1)了解清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 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 (2)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 面临的危机。 时空定位: 学习要点: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意义。通过了解清代封建专 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教材概述: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 多年的鼎盛时 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称为“康乾盛世”。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体制在这一 阶段发展到新的高度。康乾盛世时期,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 开拓和巩固,奠定了中国的疆域。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 象。19 世纪前期,嘉庆、道光两位皇帝在位时,衰象更为明显,农民起义频频 爆发、西方列强频繁活动。 教学关键:通过史料阅读和史料分析,了解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以及疆域奠 定和统治危机的史实,使学生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 通过问题探究及对史料的解读,认识清朝面临的统治和世界形势危机,认识清朝 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2.掌握清朝疆域的奠定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3.了解清朝统治危机的出现。 教材知识点: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 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 多年的鼎盛时期,政局稳 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被称为“康乾盛世”。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体 制在这一阶段发展到新的高度。 2.君主专制的加强 (1)奏折制度: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 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 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2)军机处: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日夜轮流值班, 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3)文字狱: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从压制汉人的民族意识发展到对诗文字句 望文生义,吹毛求疵,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二、疆域的奠定 1.东南——台湾 (1)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 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2)清军攻占台湾:1683 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家族战败投降,台湾纳入清朝 版图。 2.东北——雅克萨之战 (1)背景:17 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扩展到黑龙江流域。 (2)概况:康熙前期,发兵围攻俄军据点雅克萨,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 (3)结果:1689 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东部边界。条约确定黑 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清朝同蒙古的关系 (1)明朝末年,鞑靼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瓦剌被称为漠西蒙古。 (2)清朝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蒙古也遣使进贡。 (3)平定噶尔丹叛乱:17 世纪后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势力强大, 占据天山南北,又向东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长 期斗争,最终在1757 年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 4.清朝同西藏地区的关系 (1)册封达赖和班禅:清初,西藏最有影响的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来京朝 贺,清廷册封以“达赖喇嘛”尊号。另一位格鲁派领袖五世班禅,在康熙时被赐 予“班禅额尔德尼” 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清朝政府册封。 (2)设置驻藏大臣:从1727 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 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3)设理藩院:清朝政府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事务,地位 与六部等同。 5.清朝中期疆域四至 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括南海诸岛,西 南抵喜马拉雅山脉。现代中国的版图至此奠定。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1.农民起义 (1)背景:①清朝人口膨胀迅速。1741 年,统计全国人口为1.4 亿有余,到1840 年已达到4.1 亿。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②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乱象逐渐萌生。 (2)概况: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大部分是由民间秘密宗教白莲 教领导。四川、湖北、陕西3 省爆发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 10 年之久。嘉庆后 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的一次起义还攻入了北京皇宫。 2.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清朝设广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