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我们来做“热气球”教学设计.docx

小学科学:我们来做“热气球”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来做“热气球” 【教材简析】 《我们来做“热气球”》是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的第六课。本课的具体概念是:空气受热后会上升,变冷后会下降。教材聚焦“热气球是怎样升空和下降的呢?”设计了以下活动:利用塑料袋、纸筒和蜡烛设计制作一个“热气球”,并用手贴住袋子的外壁感受袋子里空气的温度变化,松手观察发生的现象,重复实验,用画图或是文字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本课是后一课《风的成因》的铺垫。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孩子制作热气球,并通过寻找“热气球”升空的奥秘作为驱动力去收集活动中的现象,根据现象整理证据做出解释。 【学情分析】 热气球升空是生活中比较有趣的现象,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很多孩子看过“热气球”升空的视频,甚至部分孩子放过孔明灯,对“热气球是需要靠热才能进行升空”的这一前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热气球受热后是怎样飞起来的?”不能做出具体的解释。本课需要孩子通过收集观察到的现象对“热气球”升空做出合理的解释,把看到的现象转化成简短的语言或是图画记录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更要关注孩子记录汇报习惯的养成,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学生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了解空气变热后会上升,空气冷却后又会降下来。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放飞“热气球”的活动中,能描述热气球上升和下降的现象,并对类似的现象进行解释。 2.在放飞“热气球”的活动中,能运用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设计和记录实验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放飞“热气球”活动,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科学实验是可重复的。 2.在放飞“热气球”的活动中,能针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学生通过拓展活动,了解孔明灯的飞行原理以及危害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让“热气球”升空并在此过程中了解“热空气”的上升现象。 难点:用概括性的语言有逻辑地解释“热气球”升空及降落的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蜡烛1支,火柴1盒,塑料袋1个,纸筒1个,教学课件及视频。每个小组:塑料袋1个,蜡烛1支,纸筒1个,火柴1盒,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问题聚焦(3分钟) 观看视频:热气球点火升空的过程。 质疑:热气球是怎样升到空中的? 明确任务:制作“热气球”寻找升空的秘密。 (板书:我们来做“热气球”) 【设计意图:用热气球升空的视频创设情境,寻找热气球升空的奥秘作为驱动力,在任务的驱动下激发学生兴趣,并带着目的去做活动,在活动中主动观察并寻找证据解决问题。】 二、活动指导(3分钟) 材料讨论:热气球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点火,气球) 出示蜡烛、纸筒、大塑料袋,讨论实验方法。 (备注:蜡烛模拟加热的热源,塑料袋模拟热气球,罩在蜡烛上面,纸筒为了更安全更好的收集热空气) 【设计意图:生活中的热气球跟本课课堂上的“热气球”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通过讨论热气球所必须的条件帮助学生建立起与课堂上的“热气球”的联系,从而明确制作“热气球”的材料是必要的。】 三、讨论并制作“热气球”(18分钟) 1.视频出示实验方法:将材料拿出,用火柴点燃蜡烛,将纸筒套在蜡烛外面,展开塑料袋,两位同学尽量张开袋口以免烧坏塑料袋,一位同学拿住顶端,塑料袋与桌面留有一定距离,加热一段时间后再放开,重复实验,观察记录。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