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笑谈 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YOUR LOGO 原创文档 请勿盗版 《动物笑谈》教案 一、故事导入 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所罗门王拥有一个神奇的戒指,只要他一戴上这个戒指, 就能够听懂鸟兽虫鱼的语言。同学们羡慕吗?可我们都是普通人,该怎样才能了解动物, 走近动物呢?不用苦恼,我们马上就能结识这样一位科学家,他以自己的亲身实践,给我 们揭开了动物身上的很多秘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康拉德 ·劳伦兹的 《动物笑谈》 二、整体感知 1、作者介绍:康拉德•劳伦兹(1903— 1989),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1973年由于对动物行为学研究方面开拓性的成就而获诺贝尔 奖,除了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劳伦兹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在动物行为方面的通俗写作 ,著有 《所罗门王的指环》《攻击的秘密》《雁语者》《狗的家世》等。在他的深刻观察 以及生花妙笔之下,我们身边的鸭、鹅、狗、鸟、鱼的生活全都鲜活地呈现眼前,读者可 以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趣味。 2、默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讲述了我与小凫和我和黄冠大鹦鹉的趣事,既有作者与它们相处的荒诞经历 ,又有小凫的可爱和大鹦鹉的 “恶作剧”。 三、 问题研讨 1、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喜剧效果。 “笑谈”之 “笑”都表现在哪些方 面?再次跳读课文,画出重要的语句或语段。同时,参照课文旁批,写出所画语句的批注 (可以是对语句的理解,也可以是疑问) 学生自主阅读,并作圈点批注,教师点拨指导,组织交流。 (1)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 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 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为了 “探求真理”,不惜放下人类 “高贵身段”,与动物们打 成一片。 (2)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 ,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小凫,以人的心理来揣测小凫的行为,充满了人情味,可见他是多 么喜爱这些小动物。 (3)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 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 都脸色煞白。 “我”的怪诞行为和暗自得意的心理与游人不解的神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令人读来忍俊不 禁。 (4)我连忙赶去,只见这位老先生弯着身子,蹒跚地走过来,两手紧紧地抓住裤腰。 “弯”“蹒跚”“抓”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对 “可可”的恶作剧的愤怒之情和他的可笑之 状。 (5)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 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 “咬住”“飞”“打开”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可可”叼着毛线飞的情景。 2、关于 “可可” (1)可可由“我”养后有什么变化吗?你从这些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开始时不敢随意行动,坐在树枝上想飞却又不敢飞;后来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起来,并且 对我恋恋不舍。这是因为 “我”对动物的尊重与爱,把它们视为平等的朋友,使它恢复了 本来的面貌。 (2 )“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 飞行?” 一个感叹,两个反问,反映了此时 “我”怎样的心理活动? 一个方面为 “可可”的飞行感到骄傲,另一个方面又对它的即将离去恋恋不舍。 (3 )经历了一番反复的思想斗争后,“我到底还是叫了”。揣摩“我”此时的感受。 “叫”一方面表明 “我”对鹦鹉可可的依恋之情,另一方面也表明 “我”仍在继续自己 的实验,看看能不能改变可可的习惯。可可的反应,让 “我”尤其惊喜。这也是 “我”的 爱心所得到的回报。 四、拓展感悟 1. 从作者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与动物相相处的方式? 示例一:亲近动物,才能取得动物的信任;示例二:了解动物的习性,才能和动物和谐相 处;示例三:用童趣的眼光去看待动物,你会发现动物的美。 2 .为了探求真理,作者不惜放下人类“高贵的身段”与动物打成一片,这表现了作者怎样 的科学态度? 作者热爱自己的事业并对此具有忘我的精神,献身精神,专注于科学研究。 五、教师总结 作者专注于动物行为研究,为了 “探求真理”,不惜放下人类的 “高贵身段”,与动物们 打成一片。不明原委的人很容易把他的行为视为怪诞或发疯。由此看来,科学工作者不但 要承受科学研究的艰苦劳动,还要能忍受人们的误解,这是尤其难能可贵的地方。我么应 该认识到科学工作的艰辛,认识到打破世俗观念需要极大

文档评论(0)

BLUE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全网 内容最全课件 价格最低 质量最高 不是之一,是唯一。 每个人使用的办公软件版本不一样,如有个别显示不出的文件,建议使用最新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006310000001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