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pptVIP

中国古代文学史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汉辞赋 一、 汉赋的起源、发展和流变 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文心雕龙·诠赋》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赋体的两大源流有《诗经》和《楚辞》。 宋玉、荀子的开创之功 宋玉学习屈原的辞赋,创作了《神女赋》、《高唐赋》、《风赋》、《登徒子好色赋》等赋体作品。 荀子作《赋篇》,形式上设为一问一答。 一、汉大赋 1.赋家之心,苞阔宇宙 汉赋是汉代最具审美意蕴的文学样式,它多维度、立体性地展现出大汉帝国的显赫声威,充满了人类文学童年时期的纯真、幻想和瑰丽。一代又一代汉赋作家用生命和心血创造着汉赋的辉煌,书写着个人和时代的双重变奏,异质同构。深厚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强烈的批判意识使汉赋成为一代鸿文。 ————《汉赋审美意蕴探析》见《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5期 汉赋的审美意蕴表现在:浪漫精神,理性意识,多元、开放和兼容的艺术风格,功利性与审美性的渗透、融合,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主客问答的成熟模式,华丽的语言追求。汉赋审美意蕴是复杂、多元和开放的,体现了汉赋历久弥新的艺术价值和无穷魅力。 ——《汉赋审美意蕴探析》见《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5期 对汉大赋的评价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在今天看来,汉赋虽也有一些较好的作品,但绝大部分是一种歌功颂德的僵化了的辞章。它们的主要缺点,是形式呆板,文字堆积,辞句艰深,缺乏情感,缺少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 对汉大赋的评价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子虚》、《上林》则以四千余字的长篇,铺写游猎一事。......作者以“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巨大时空意识所作的呆板堆砌而又浑厚雄伟的铺陈描写,正是展示了中华民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之际,那种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自豪、骄傲,展示了那个时代繁荣富强、蓬勃向上的生气。这里弥漫着令后人不断回首惊叹的大汉气象。 对汉大赋的评价 《剑桥中国文学史》:西汉赋与以《楚辞》为代表的南方文学传统确有关联,但其真正源头却是战国末年的修辞炫技和政治说服。……大赋意图成为语言的奇观,它既是对所述主题的礼赞,又是对自身诗歌才华的礼赞。它对语言的装饰性及其听觉效果及其敏感,试图将听众湮灭在瀑布式的多重声音形态之中。 三、东汉抒情小赋 1.背景:东汉中后期,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文人士人志向、才能不能施展,愤懑郁结,便借赋渲泄胸中不平 三、东汉抒情小赋 2.分类 纪行赋:主要有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 述志赋:张衡的《归田赋》标志着由大赋向抒情小赋的过渡。《归田赋》构想出一个充满自然情趣的田园景象,表达作者对仕途污垢的厌恶。 * 两汉辞赋 艺术特色:大赋铺张夸饰、 汪洋恣肆;小赋 分类:骚体赋、大赋、 抒情小赋 背景 :从盛世大一统到 腐朽分裂 思想原则:颂美、讽谏 楚辞、诗经 赋体分类 时段 思想内涵与情调 艺术特色 代表作家与作品 骚体赋 汉初到武帝即位初 怨刺、贤人失志 内容上侧重抒情,形式上与楚辞没多大差别 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及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新体大赋 武帝到东汉中叶 既美且刺;客观上形成了“劝百讽一”的效果 篇幅较长,结构宏大;铺张扬厉,善用夸张;主客问答、韵散相间 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 抒情小赋 东汉中叶到汉末 张衡《归田赋》、蔡邕《翠鸟赋》、赵壹《刺世疾邪赋》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印象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传播传统文化,与道相辅而行。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014420100005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