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的构景手法 一、章节名称: 《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第三节中国古典园林的 常见构景手法 二、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常见构景手法,如抑景、添景、夹景、对 景、框景、漏景、借景等,并且能够举例说明这些构景手法的不同, 进而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观赏方法。 三、教学重点: 添景、夹景、框景、漏景 四、教学难点: 添景与夹景的区别;框景与漏景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举例讨论法 六、学时分配:20分钟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复习: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特点、分类及组成要素 2、提问:我们在游览一些古典园林时,有时在园林入口经常会 看到一些假山,视线的两侧大而无挡的空旷之处,两 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这样的设计在园林 设计中属于什么构景手段呢? (二)讲授新课 1、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 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 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 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 2、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 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 第 1 页 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 木与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3、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 (如塔、桥等), 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 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 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4、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谢,可观赏堂、山、桥、树 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檄,这种从甲观赏 点观赏已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 叫对景。 5、框景 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 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6、漏景 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 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 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 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7、借景 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 上让游人扩展视觉与联想,才可以小见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 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借景有远借、邻借、 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 (三)归纳小结 1. 添景与夹景: ——添景指的是主景与过渡景的前后关系; ——夹景指的是主景与两侧景物的关系。 2. 框景与漏景: ——漏景必须通过漏窗; ——框景可通过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 (四)巩固练习 第 2 页 指出下列各例所使用的园林构景手段: 1. 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该山的构景作用是:( ) 2. 无锡寄畅园因园外惠山的景色而显得更加秀丽。产生这一效 果的构景手法是:( ) 3. 坐在网师园的集虚斋内,透过月洞门可见园内的假山、花木。 月洞门的构景作用 是:( ) 4. 在上海大观园 ,登大观楼可观赏怡红院,登怡红院也可观赏 大观楼。 这种构景手段称:( ) 5. 透过梅花窗、修竹窗,可见院外的美景,这类窗户的构景作 用是:( ) 6. 颐与园内,在昆明湖与万寿山之间湖畔多种垂柳,垂柳的构 景作用是:( ) 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人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小人物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