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施工企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和风险评价方法.doc

建设施工企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和风险评价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设施工企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和风险评价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1方法概述 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行控制和预防,是辨识危害因素及其风险的方法之一。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险源辨识等步骤。 1.2作业活动划分 包括但不限于JGJ59所涉及的作业活动: (1)钢筋工程; (2)模板工程; (3)混凝土工程; (4)砌体工程; (5)装饰装修工程; (6)基坑支护工程; (7)脚手架工程; (8)电气工程; (9)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按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风险清单表》。 1.3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步骤 (1)将《作业活动风险清单表》中的每项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 (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的规定,辨识每一步骤的危险源及潜在事件。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规定,分析造成的后果。 (4)识别现有控制措施。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5)根据风险判定准则评估风险,判定等级。 将分析结果,填入《作业活动风险评价(JHA+LEC)记录表》。 2安全检查表法(SCL) 2.1方法概述 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判别检查。适用于对设备设施、建构筑物、安全间距、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编制安全检查表、列出设备设施清单、进行危险源辨识等步骤。 2.2安全检查表编制依据 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及规定,例如JGJ5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设部第37号)等; (1)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事故情况; (2)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3)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2.3编制安全检查表 建筑工程项目根据JGJ5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表进行编制: (1)确定编制人员,包括熟悉系统的质量员、安全员、技术员、设备员、施工员等各方面人员。 (2)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施工现场内、施工现场外、气象水文地质,建筑设计、构造、结构,设备、工艺、工期等。 (3)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事件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编制表格,确定检查项目、检查标准、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及后果、安全控制措施等要素。 2.4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 (1)列出《设备设施风险清单表》; (2)依据《设备设施风险清单表》,按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危险源,对照安全检查表逐个分析潜在的危害; (3)对每个危险源,按照《设备设施风险评价(SCL +LS)记录表 》或《设备设施风险评价(SCL + LEC)记录表》进行全过程的系统分析和记录。 2.5检查表分析要求 综合考虑设备设施内外部和工艺危害。识别顺序: 场地、地形、地貌、地质、周围环境、周边安全距离方面的危害; 施工现场平面布局、功能分区、设备设施布置、内部安全距离等方面的危害; 具体的建筑物、建构筑物、管线敷设等; (4)水文、气象条件。 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3.1 概述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是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 C(consequence,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 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风险大小,即: D = L × E × C。 其中:D(危险性)的分值越大,说明该作业活动危险性大、风险大。 3.2 因素赋值 (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的分值,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分为六个等级。 表3-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 0.5 很不可能 0.1 极不可能 (2)人员暴露的频繁程度(E)的分值,根据人员作业时暴露的频度分为六个等级。 表3-2 人员暴露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人员暴露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暴露 (3)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性(C)的分值,根据发生事故伤亡程度分为六个等级。 表3-3 发生事故后果的严重性(C)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10 人以上死亡 40 3-9 人死亡 15 1-2 人死亡

文档评论(0)

诗§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