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内内伤发热.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二)治疗特点 原则:调理阴阳,补虚泻实 方法:实---行气、活血、化湿; 虚---益气、养血、滋阴、温阳 注意:禁用发散解表(耗气伤津) 慎用苦寒泻火(损伤中阳,化燥伤阴) 单用中医治疗效果欠佳者,结合西医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23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肝郁发热 症状:内伤发热特征+气郁症 躁(情志)、胀(痛性)、移(痛位)、苦(口苦)、弦(脉弦) 分析:情志不舒,气郁化火—低热 或午后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 (四)分类治疗 第24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治法:疏肝理气,清肝泻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 加减:(1)肝经火热炽盛——清肝泻火——龙胆泻肝汤 (2)肝热阴伤——疏肝清热,滋养肝肾——滋水清肝饮 第25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症状:内伤发热病征+血瘀证症状 块(肿块)、刺(痛性)、定(痛位)、紫(舌紫)、涩(脉涩) 分析:瘀血阻滞,气行不畅,壅而为热—: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 加减: 瘀血发热 第26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27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症状:内伤发热证候特征+湿热证症候 重着、乏力、胸脘痞闷、大便粘滞 分析:湿阻气机,郁而化热—低热,午 后热甚,身热不扬 治法:芳化宣畅,除湿清热 方药:三仁汤 加减: 湿阻发热 第28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29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男,24岁,民航中专老师。99年5月3号入院。 年余因工作关系,常饮食烟酒肥腻辛辣,寝食无定。今发热,汗出不解二月余,口干不欲饮,口苦口粘腻,烦躁不寐,胸闷不食,小溲浑浊色黄,舌苔黄多白少厚腻,脉弦滑而数。 体查:体温38.5度。余无特殊。 理化检查:血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增高 病例2: 第30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内伤发热(痰湿郁热) 三仁汤+温胆汤 第31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症状:内伤发热证候特征+气虚证症候 短(气短)、淡(唇舌淡)、无力、疲(神疲) 分析:中气不足,阴火内生—发热,热势或高或低,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 气虚发热 第32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加减: 变证:气虚兼湿或夏季感受暑湿 健脾益气,除湿清热 东垣清暑益气汤 第33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五脏中惟肾虚不可用补中益气汤: +青蒿、银柴胡治原因不明的低热(脾胃气虚) +五味子、冬花、紫苑、旋覆花治肺气虚的气喘、咳嗽(《难经》“损其气者益其气”) +香附、厚朴、青皮、治肝气郁而致的脘闷腹胀,食欲不振(《内经》“木郁达之”) 第34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症状:内伤发热证候特征+血虚证症候 色白(面色、唇舌)不用疑 分析:阴血不足,阳气偏旺—全天发热,多为低热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 加减: 血虚发热 第35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归脾汤: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龙眼 肉、枣仁、 远志、木香 四君子汤——补气健脾 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 第36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症状:内伤发热证候特征+阴虚证症候 红(颧红)、热(低热)、干(便干)、细(脉细)、少(苔少) 分析:阴虚阳盛,虚火内炽—午后潮热,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骨蒸潮热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清骨散 加减: 阴虚发热 第37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症状:内伤发热证候特征+阳虚证症候 冷(肢冷)、清(小便清长)、静(神)、淡(舌淡)、迟(脉迟) 分析:火不归源,虚阳外浮—发热而形寒怯冷四肢不温,欲近衣被 治法:温补阳气,引火归元。 方药:金匮肾气丸 加减: 阳虚发热 第38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退虚熱的药物: 青蒿——苦寒辛,归肝、胆、肾经 退虚熱,凉血,解暑,截疟 白薇——苦咸寒,归胃,肝经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第39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 地骨皮——甘淡寒,归肺、肾经 凉血退蒸,清泄肺熱 银柴胡——甘微寒、归肝、胃经 退虚熱,清疳熱 胡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 肠经 退虚熱,除疳熱,清虚热 第40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白薇—清

文档评论(0)

lanl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