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卷(新教材统编版)解析版.docx

2021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卷(新教材统编版)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年湖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调和(hé) 颤动(chàn) 敷衍(yǎn) 揠苗助长(yà) B.憎恶(wù) 弄堂(long) 横亘(gèn) 逆来顺受(ni) C.游弋(yì) 歉意(qiàn) 商榷(què) 杳无音信(yǎo) D.参差(cī) 惆怅(chóu) 婆娑(shā) 数见不鲜(shù) 【答案)D 【解析】婆娑(suō)数见不鲜(shuò)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爆炸 笼统 辨别 精明强干 B.和睦 烦燥 徘徊 心荒意乱 C.逻辑 推辞 辉煌 索然无味 D.疏远 眺望 流逝 富丽堂皇 【答案】B 【解析】燥—躁 荒—慌。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一项是( ) A.掌握-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是能否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基础。 B.翻译不仅仅是机械的语言转换,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 C.讨论属于一种语言表达技能,需要一定的语言修养和方法训练。 D.古人非常注意交往的礼节,仪表、言谈、举止等都要符合礼仪。 【答案】A 【解析】搭配不当,去掉“能否”。 4.下列依次填入画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什么是美,从古至今人们有过许多不同的解释, , , , ,如和谐的形体、悦耳的声音、可口的美食、旺盛的生命力、积极向上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等,人们都说是美的。 ①也不影响我们对美的追求 ②迄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③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承认美的存在 ④因为人们还是有着大体相同的审美标准 A. ②③①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②①③ D. ④①③② 【答案】A 【解释】根据前后语境可以判断。 5.参照示例对“和谐”的理解和表达,请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选择一个,写出自己的理解。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 示例:和谐是一个优美的音符,为社会谱写了动听的乐章。 【答案】示例: ①爱国是质朴的情感,是高尚的情怀,是永恒的追求。(排比) ②敬业是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引用) ③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座桥梁,沟通你我他的世界。(比喻) ④友善像缕缕春风,扑面而来,暖人心扉。(比喻) 二 文言文阅读(14分。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C.夫晋,何厌之有 厌:讨厌 D.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答案】C 【解析】厌:满足。 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寡人之于国也 B.是寡人之过也 古之学者必有师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其翼若垂天之云 D.以乱易整,不武 王好战,请以战喻 【答案】C 【解析】A.介词,对。B.结构助词,的。C.假如;好像。D.介词,用。 8.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交代了秦晋围郑的原因,

文档评论(0)

feikuaidey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