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伤急救护理课件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多发伤急救护理课件 第1页,共4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一、概述 随着工业交通的现代化,创伤对人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美国,创伤死亡是44岁以下首位死因。在我国城市,创伤是第五位死因,在农村则为第四位死因,可见创伤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已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伤后尽快开始处理伤员对伤员的存活至关重要。 第2页,共4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二、定义 多发伤: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 常伴有大出血、休克和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危及生命。诊断时必须作全面检查,以免漏诊。治疗上,首先是保全生命,其次是保全肢体。 第3页,共4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三、病理生理 多发伤因创伤部位多,伤情严重,组织破坏广泛,生理扰乱大。尤其钝性伤往往比贯穿伤的伤情更严重而复杂。不同的致伤因素将引起不同的病理特征。 第4页,共4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三、病理生理 1.致伤因素与临床特征 较局限的冲击:常致腹内空腔脏器伤,如小肠撞击在脊柱前所致的穿孔、断裂、肠系膜血管破裂等。 但也有当时未发现严重创伤,但随后却出现严重情况,如肝脾延迟性破裂,胸腔、颅内延迟性出血等。 2.机体应激反应剧烈 3.免疫功能抑制,易继发感染 4.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第5页,共4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四、临床特点 (一)各部位的创伤具有不同表现和危险性 1、 头部创伤主要是神志变化,严重者出现昏迷; 2、 面、颈部创伤则应注意气道阻塞而导致窒息; 3、 胸部创伤85%以上是肋骨骨折引起的血气胸和肺挫伤; 4、腹部创伤常见实质性脏器破裂引起出血和休克,以及空腔脏器穿破引起腹膜炎; 5、 四肢创伤出现骨折征,长骨骨折和骨盆骨折可引起严重失血性休克。 第6页,共4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四、临床特点 (二)休克发生率高 由于多发伤损伤范围广,失血量大,创伤的应激反应剧烈,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有时可与心源性休克同时存在。 第7页,共4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四、临床特点 (三)感染发生率高 创伤后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伤口污染严重,肠道细菌移位,以及侵入性导管的使用,感染 发生率高。据统计,创伤感染所致的死亡占全部死亡的78%。多发伤感染多为混合感染,菌群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厌氧菌。 第8页,共4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四、临床特点 (四)严重低氧血症 多发伤早期低氧血症发生率高,可高达90%,尤其是颅脑伤、胸部伤伴有休克或昏迷者,PaO2可降至30~40mmHg。 第9页,共4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四、临床特点 (五)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 多器官功能衰竭一般从一个脏器功能衰竭开始后累及其它脏器。器官衰竭发生的顺序依次是肺、肝、胃粘膜与肾。衰竭的脏器数目越多,死亡率越高。据统计,一个脏器衰竭死亡率为25%,两个脏器衰竭死亡率为50%,三个脏器衰竭死亡率为75%,四个以上脏器衰竭无一生存。 第10页,共4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四、临床特点 (六)容易漏诊 多发损伤两个部位以上,开放伤与闭合伤,明显外伤与闭合外伤并存,在同一部位又可发生多脏器伤,加之外伤史不明,时间紧迫,临床医师的经验受限等,容易发生漏诊。 第11页,共4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五、临床诊断 多发伤是可以发生在机体任何部位的一种严重创伤。对多发伤的诊断必须简捷,即不能耽误必要的抢救,又必须全面,不遗漏任何隐蔽的致命伤。 第12页,共4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六 多发伤的评估 (一)迅速判断伤员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初步评估 1、在抢救现场或伤员刚送到急诊室时,应首先对伤员进行快速全面的粗略检查,注意病人的神志、面色、呼吸、血压、脉搏、及出血情况,排除病人有无呼吸道梗阻、休克、大出血等致命征象。心搏呼吸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第13页,共4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日 六 多发伤的评估 2、应对心排出量作出估计,有时时间不允许测量血压,要注意依据脉搏、肤色、毛细血管再充盈试验来估计血压和组织灌注情况。 3、评估脉搏强弱、部位、频率。脉搏比血压更敏感,如脉率每分钟大于120次,应考虑有血容量不足,但要除外情绪、疼痛、环境的影响。 4、评估意识状态 5、评估伤者双侧瞳孔的大小、是否等大及对光的反应 第14页,共4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努力奋斗的小玲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