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幼出辞气远鄙倍 复习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试题卷【一等奖】.pptx

中小幼出辞气远鄙倍 复习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试题卷【一等奖】.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 辞 气 远 鄙 倍; 8-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1)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2)矣;正颜色(3),斯近信矣;出辞气(4),斯远鄙倍(5)矣。笾豆之事,则有司(6)存。” ;「评析」   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这些道???现在看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仪容 2.表情 3.语言;15-8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6-6孔子曰:“侍于君子(1)有三愆(2):言未及之而言(3)谓之躁(4),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5),未见颜色而言(6)谓之瞽(7)。” ;【读解】把握好说话的时机       这里的君子指长官、前辈等,用朱熹的解释,指“有德位之 通称。”其实,就是一般朋友。同学、同事之间说话,这里的几点 也都是适用的。   孔子所指出的三个毛病,的确也是我们一般人容易犯的,第 一个毛病是急躁而爱出风头,没有耐心听人说话的涵养,对于一 个领导者来说,这一点尤其致命,第二个毛病是阴隐,该说话的时候不说,给人以城府很深,人很阴的感觉,尤其容易失去朋友。 第三个毛病是不长眼睛,说话不看人家的反应,只顾自己说得痛快,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这是炮筒子一类的人,尤其不能做 与人交往、接待、洽谈等方面的工作。 ;11-14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4-25蘧伯玉(1)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7-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14-8子曰:“为命(1),裨谌草创之,世叔(2)讨论之,行人(3)子羽(4)修饰之,东里(5)子产润色之。” ;15-41子曰:“辞达而已矣。” ;? 1-3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评析」 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5-5或曰:“雍(1)也仁而不佞(2)。”子曰:“焉用佞?御(3)人以口给(4),屡憎于人,不知其仁(5)。焉用佞?” ;「评析」   孔子针对有人对冉雍的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伶牙利齿,这两者在孔子观念中是对立的。善说的人肯定没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则不必有辩才。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   孔子早就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话,又一再主张“敏于事而慎于言”,因此,是绝对不喜欢耍嘴皮子,靠伶牙利齿讨生 活的人的 ;10-1孔子于乡党,恂恂(1)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2)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3)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4)如也。君在,踧踖(5)如也,与与(6)如也。 【读解】到哪个坡唱哪个歌       俗话说:“到哪个坡唱哪个歌。”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 人应该用适合那个场合、那种人的不同语言方式和仪态。这不是庸俗,而是待人处世恰如其分的问题。 ;14-4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 7-18子所雅言(1),《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文档评论(0)

风的故乡 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风的故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