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三违”行为的分析与对治.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三违”行为的分析与对治 * 第一页,共三十五页。 一、“三违”的含义及其危害 “三违”是指矿山企业员工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或行为。 * 第二页,共三十五页。 “三违”的危害 煤矿由于“三违”而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全国每年有上千起,伤亡数千人。据调查90%以上的煤矿事故均是由“三违”造成的。 因此,对“三违”的现象和行为,绝不能宽恕、忽视。我们只有坚决与“三违”作斗争,才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 第三页,共三十五页。 1.违章指挥 违章指挥是指煤矿领导对矿工下达违反《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的指令,并强迫矿工执行的行为。 违章指挥是领导的特定行为。 * 第四页,共三十五页。 造成违章指挥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两个:1、凭老经验办事。认为过去这样做行之有效,忽视了指挥的科学性原则; 2、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把安全置于脑后。 * 第五页,共三十五页。 领导违章指挥的危害性往往要大于矿工的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 思考:为避免违章指挥情况的发生,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有怎样的要求? * 第六页,共三十五页。 2.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就是违反《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不懂安全常识及技术或不听从有关人员的劝告及阻止,冒险蛮干进行操作及作业的行为。 在制止违章作业方面班组长起着重大的作用,为了杜绝违章作业,应对班组长提出严格要求,使他们成为维护安全的模范。 启示:基层管理人员要树立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榜样! * 第七页,共三十五页。 3.违反劳动纪律 违反劳动纪律,即违反企业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的现象和行为。 煤矿虽然制定了严格的惩罚制度,但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还是时常发生,如井下吸烟、睡觉、晚下井、早上井、脱岗等。 反思:企业中实施惩罚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 第八页,共三十五页。 “三违”的原因分析: 导致“三违”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心理及生产环境、管理等因素都会对“三违”行为的产生有所影响。 1.从业人员的素质 (1)煤矿的员工尤其是生产一线的员工往往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 * 第九页,共三十五页。 (2)煤矿生产的复杂性、艰苦性等特点致使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目前,煤炭企业所需的技术工人出现“青黄不接”现象。 * 第十页,共三十五页。 (3)受利益驱动,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争时间抢速度,不严格按工艺流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操作,在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仍以生产为主。 * 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2.“三违”心理的表现 职工的文化素养、工作阅历、家庭情况以及性格因素都会对其心理造成影响。“三违”行为的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 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1)习惯心理。这种心理是长期逐渐养成的,并且一时不容易改变。有些工人不顾井下多变的场所和条件,沿袭原有习惯活动方式,把领导的教育提醒当作耳旁风,表面上答应,领导不在场时为省事而“习惯成自然”地违章作业。也有的由于工作内容和操作方式单一重复,有的职工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思想上不以为然。 * 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2)蛮干心理。啥都不在乎、啥都没有关系的一种逞能行为,不管违章不违章,磕磕碰碰不在乎,认为按规程束手束脚,活儿就没法干了;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也有些职工,只顾埋头干活,无视事前事中作业场所有否安全隐患,是否会造成事故,有的甚至发现隐患也不及时处理。 警示:井下不是耍小聪明的地方! * 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3)侥幸心理。有些职工几次违章均没出事,就盲目自信,以为自控能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把握,抱着投机取巧、侥幸过关的态度。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一是在井下干的时间长了,熟悉情况,认为抽烟等小违章不会出事;二是部分安监人员对“三违”查处不力;三是利用不正之风作掩护,违章了能有人说情庇护,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警示:井下无小事!人情埋藏了安全隐情! * 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4) 情绪不稳定。悲观情绪的产生常常是由于受到事故的影响,或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重重困难而失去信心。 当安全生产取得一些成绩,受到上级表扬时,就骄傲自满、盲目乐观、放松警戒,往往接着就出事故。 有的职工因长年累月在井下作业,井下艰苦、危险的工作环境,时有发生的工伤事故,思念亲人的情绪等,都可能使其产生厌烦情绪,有这种消极情绪的人,反应迟钝,工作起来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责任能力下降,对遵守作业规程,处理不安全因素持消极态度。 * 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警示:1、心里不稳定,安全就不稳定! 2、要随时关注周围员工的情绪,有情绪的员工不适合下井。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