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备-初中科学复习资料大全【包含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所有考点】.doc

中考必备-初中科学复习资料大全【包含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所有考点】.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科学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必备]最全 全国通用 物理部分 知识梳理 第一册第一章 1、质量与密度 m =ρv m =ρv v = m ρ mv密度公式:ρ= → m v 密度 单位:1克/厘米3 = 103千克/米3 应用:求质量、体积及密度(物质鉴别) 注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2、密度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第二册第一章 声波 1、波波的存在 电磁波 1、波 光波 波的作用:传播信息 2、光的传播特点:(1)光的传播不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光的传播 (2)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会发生 在传播过程中光的路线是可逆的。 速度: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数值为3×108米/秒。 项目不同点相同点 项目 不同点 相同点 镜面 反射 反射面 光线特点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整光面 如果入射光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仍平行。 漫反射 粗糙不平 反射光线杂乱散漫。 种类 3、光的反射 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 漫反射 空气→ 空气→水(其它)∠入>∠折 水(其它)→空气∠入<∠折 透镜4、光的折射 透镜 4、光的折射 名称 名称 形状 性质 特点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起会聚作用,有实焦点 能成实像和虚像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有虚焦点 只能成虚像 凸透镜 凹透镜 5、眼睛——视力的矫正 类型 特点 矫正方法 近视眼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前 戴凹透镜 远视眼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后 戴凸透镜 第二册第二章 1、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a)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b)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4)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 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相等。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2、速度与平均速度 (1)速度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速度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 = s / t 单位:米/秒(主单位),千米/小时(常用单位) (2)平均速度: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通过的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3、力 力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 注意:(1)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2)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同时存在。 施力物体—— 施力物体——施加力 受力物体——受到力 物体的判断 单位:牛顿(N)。 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大小 力的三要素 方向 作用点 4、力的测量、力的图示 (1)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测力计是弹簧秤。 弹簧秤使用时应注意:(1)零点的确定。(2)量程的选择。(3)最小刻度值的判断。 (4)让弹簧自由伸缩。(5)视线与刻度相垂直。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注意:(1)明确受力物体。(2)选择合适标度。(3)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只画一个作用点,只确定一个标度。 5、常见的力 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作用点:重心。外形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1)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 = mg,g = 9.8牛/千克。 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注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重力 质量 区别 符号 G m 概念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方向 竖直向下 单位 牛顿(N) 千克(kg) 联系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即G = mg (2)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种类: 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静摩擦力 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改变方法:(1)改变物体间的压力。 (2)改变物体表面粗糙程度。 (3)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相互转变。 注

文档评论(0)

132****0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