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疫情后的首个“双十一”:中国零售商和品牌商的年度关键之战-贝恩-202011.pdf

【报告】疫情后的首个“双十一”:中国零售商和品牌商的年度关键之战-贝恩-202011.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新冠疫情对“双十一”影响几何? 2020年将成为“双十一”史上举足轻重的一年。 作者:郑硕怀、Kanaiya Parekh和Melanie Sanders 关于作者 郑硕怀是贝恩公司大中华区零售业务主席,常驻香港。Kanaiya Parekh是贝恩公司零售业务专家合 伙人,常驻香港。Melanie Sanders是贝恩公司亚太区零售业务主席,常驻墨尔本。 ©本册著作权归贝恩公司所有 新冠疫情对“双十一”影响几何? 摘要 各大零售商和品牌商正积极备战“双十一”,这一全球规模最大的年度销售盛事。它们在努力 提升高线城市消费者钱包份额的同时,正在低线城市开发新用户群体。 新冠疫情对零售行业的销售造成巨大冲击,客流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由此可见,尽管零 售商们正努力弥补2020年上半年所蒙受的销售损失,但是它们的“双十一”销售额能否实现增 长,前景仍不明朗。 领先的零售商在投资建设全渠道关键能力的同时,需要针对高线和低线城市的消费者制定差异 化的战略。它们将基于“双十一”消费者的数据和消费行为,识别高潜力新品、热门品牌和畅 销品类。 单纯就销量而言,全球其他促销节日无一堪与中国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相媲美。“双十一” 当天24小时内所达成的销售额是亚马逊一整个月销售额的两倍之多(见图1 )。“双十一”首创于 2009年,当时参与该活动的仅有一个平台(天猫)上的一个品类(服饰)。如今,“双十一”的 SKU数量已经突破1000万个,覆盖从家用电子产品到美妆等各个品类,除了中国以外,还有超过 100个国家的消费者参与其中。过去5年,“双十一”的交易规模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去年,零 售商和品牌商在“双十一”期间发布了超过100万款新品,旨在盘活并建立深刻、持久的用户关系, 并最终实现了4100亿元人民币(约合604亿美元)的交易额(GMV )。 不过,这一全球规模最大、最成功的购物节,除了不断刷新销售记录和提高消费者忠诚度之外,或 许还将带来一些其他影响:后疫情时代,零售商和品牌商在陷入发展阵痛期,它们不得不努力适应 疫后现状并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 在种种棘手问题中,新冠疫情对零售行业的销售所造成的冲击尤为致命。尽管相关防控措施已经大 规模放开,但线下客流量仍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由此可见,“双十一”销售额能否实现逆势增 长,前景仍不明朗;同时,各大零售商和品牌商的高层们也面临几大关键问题。过去两年我们观察 到一大趋势,即“双十一”促进线上份额不断提升,但并未推动零售市场规模同步扩大,这一趋势 对布局“双十一”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借鉴领先企业优化“双十一”投资的方式,完善自身 战略,将“双十一”买家转化为全年长期用户(见图2 )? 伴随规模的扩张,“双十一”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见图3 )。 1 新冠疫情对“双十一”影响几何? 图 1: 中国的“双十一”是全球规模最大且快速增长的零售盛会 7 535% GMV 2 GMV* GMV 2019 4,500 60% 4,500 4,100 4,100 3,000 40 3,000 3,140 2,540 1,500 1,770 20 1,500 1,980 1,230 810 520 0 0

文档评论(0)

170****01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