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学设计.pdf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教学设计 注:以下为高中课本 《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内容。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课标要求 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 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教材分析 1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介绍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发展历程。 2 “《世界遗产公约》”介绍了 《世界遗产公约》制定的背景、世界遗产的标准 及类型。 3 “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介绍了世界各国著名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措施,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因和历史意 义。 2.知道 《世界遗产公约》的基本内容,理解 《世界遗产公约》的历史背景和历史 意义。 3.了解各国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的主要表现,认识各国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的 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本课难点: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 “我在故宫修文物”剧照图 教师讲述:2016年一部文物修复类纪录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火遍全国。文物是 人类历史生活发展历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具有珍贵价值的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 同财富。修复文物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种方式。历史上还有哪些保护文化遗产的 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课程。 (设计意图)通过时事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 而顺利过渡到本课教学内容。 【讲授新课】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原因 (1)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2)这些由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财富,一直受到严重威 胁。 出示受损文化遗产图 教师讲述: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全人类的共 同财富。这些由各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财富,一直受到严重威 胁。如故宫的一些宫殿经过几百年的风雨腐蚀早已成了危房,乐山大佛受到风 化、酸雨侵蚀,还有古老的长城被中外游客肆意刻字损坏。针对如何保护文化遗 产,各国也采取了不少举措,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2.世界各国历史上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 (1)古代世界:在欧洲各国的皇室、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 物之风颇为盛行。 (2)古代中国: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 字画、书籍等;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金石学还发展成为专门之学。 出示 《兰亭集序》、 《宣和画谱》图 教师讲述: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有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在古代世界,收藏文 物,往往是从艺术珍品开始的,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在欧洲各国的 皇室、贵族和教会中,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之风颇为盛行。如公元前290年 前后,托勒密 ·索托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创建的亚历山大博物园,其中的缪斯宫是 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 中国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 如唐太宗李世民酷爱收藏书画,尤其喜爱收藏王羲之的诗书字画,几乎到了痴迷 的程度,相传他最爱的 《兰亭集序》被他埋入了昭陵陪葬。 宋徽宗不仅书画双绝,而且特别喜欢收藏。他在位期间,广收历代文物、书画、 青铜器和瓷器,并且根据他的这些藏品编写成了 《宣和书谱》、 《宣和书画》和 《宣和博古图》三本书。在书画当中,他尤其喜欢花鸟画,仅仅是一本 《宣和画 谱》,就记录了他收藏的花鸟画2700多件,可见他的收藏之多! 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金石学还发展成为专门之学。金石学保存下来许 多有价值的铭刻资料,考证出不少古器物的名称和用途。但未深入分析古器物的 器形和花纹,未进行断代的研究,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3.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 (1)世界 ①大约从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1834 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 ③1964年的 《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 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有着深远的意义。 出示世界文化遗产图 教师讲述:大约从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 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确立了此后一直被遵循的文化遗产保护 原则:文化遗产是所有希腊人的共同国家财产,任何投资和发展计划都不能对文 化遗产保护造成负面影响。在希腊的影响下,法国、英国等国也开始着手进行文 物保护的立法工作。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