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课后习题整理.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学课后习题整理 目录 第一章——绪论-2-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2-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3-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4- 第五章——城市化的历史进程-10- 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16- 第七章——城市规模分布-18- 第八章——城市空间分布体系-19- 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20- 第十章——城市土地利用-21- 第十一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21- 第十二章——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22- 第十三章——城市问题-22- - 1 - 第一章——绪论 1.谈谈你对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 2.结合我国实际,你认为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如何理解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其他相邻学科的关系? 4.简述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简史。 5.如何评价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6.你为什么要学习城市地理学?如何才能学好城市地理学?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1.你认为应该如何定义城镇及城镇人口的标准? 定义城镇: 产业结构 (非农产业为主);城镇人口集聚规模;城镇特征如:①职能 (政治、 经济、文化职能)、②物质形态 (电灯、广场、街道、电话、影剧院等市政设施 和公共设施)③文化价值观念等;行政地域划分 (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 定义城镇人口: 从事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并且居住在城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 住人口 2.简述城市地域的概念。 ①城市地域是城市或城镇作为大型的居民点和各种经济社会要素的聚集区,从不 同角度认识城市地域可以得到不同的城市地域概念。 ②城市地域包括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和功能地域。 行政地域:按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 定他们的行政管理边界。不同国家在空间尺度上标准不一。 实体地域:是城市功能的物质环境、设施等,是人口和各种非农活动高度密集的 情况地域,即城市建成区。 功能地域: 是城市或城镇组合的功能或部分功能实施所波及的地域范围。主要有:都市区、 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都市圈、城镇密集区等。 3.如何理解和评价各种城市功能地域的概念? 略 4.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发生过些什么变化了?了解这些变化有什 么意义? 变化略; 了解这些变化的意义在于: ①了解研究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变化,有利于厘清我国历年市镇划分情况、变化态 势以及存在问题,并为当前市镇建制提供经验; ②了解市镇标准变化,有利于观察我国城镇化在行政上的变化,以及检查是否存 - 2 - 在假城市化的可能(仅仅是行政划分为城镇化地区),有利于科学制定市镇边界; ③了解城镇统计人口变化,可以获知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动态迁移过程以及总 体城镇化的态势;通过比较不同阶段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发现统计标准问题,并 为科学制定城镇人口标准提供可靠依据。 5.如何评价市带县体制? 市带县体制:是改革开放初期,针对中国长期市县分治造成的城乡分割、条块分 割问题,自1982 年开始推行的行政区划体制,希望通过市管县统一领导城乡建 设,促进中心城市发展,解决各种城市问题。 评价: 优点:①扩大管县城市 (一般为地级市)的经济、政治管理权限,在地域组织形 式上给予了明确保证;②当时政治经济背景下。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县级行政单 元相比,地级中心城市无疑更具有发展非农经济的能力,在当时是可行的; 缺点:①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1990 年代以后内外动力共同推动下,市域 经济蓬勃发展,但由于市对县的权力、财政等资源的截留加之信息政令滞后,影 响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②并没有实现当初的制度设计的初始目标:城乡一元, 反而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1.如何理解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由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①出现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存 在产品剩余,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之间出现交换,并出现固定交换场所,后来, 交换场所演变为市集。 ②社会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手工也逐渐发展起来,并与农业分离,形成第二次 劳动大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交换范围,频繁的交换促进商品生产的萌 芽和发展,并形成许多手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市集发展为城市

文档评论(0)

130****986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