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和评价.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要找到理想的生物监测指标,一般需进行以下研究: ①确定化学物毒性的终点; ②评估所选生物监测指标与毒性终点的关系及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③确定采集何种生物材料、最佳采样时机及采样量; ④建立分析方法,包括详细的操作步骤、检出率、精确度和灵敏度等; ⑤评价接触人群的个体差异,特别是易感个体; ⑥分析接触水平-反应关系和接触水平-效应关系; ⑦确定所选生物监测指标在危险度评定中的作用; ⑧医学伦理和社会方面的考虑。 第一节 环境监测与生物监测 第三十一页,共75页 健康监护(health surveillance) 是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及其程度,掌握职工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征象,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有害因素所致疾患的发生和发展。 第二节 健康监护 第三十二页,共75页 健康监护基本属于第二级预防,结合生产环境监测和职业流行病学分析,可以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疾患在人群中发生、发展规律,接触-效应(反应)关系;评价防护措施的效果,并为制订、修订卫生标准及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一级预防的目的。 第二节 健康监护 第三十三页,共75页 传统的健康监护是指医学监护(medical surveillance),它以健康检查为主要手段,包括检出新病例、鉴定疾病和限制接触等。但由于职业性危害的病因是外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因此,仅发现职业病患者不能达到控制病因和消除职业性疾病的目的。 所以,职业性健康监护应该包括作业环境(详见第一节)和机体两个方面,本节介绍后一部分,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健康检查、健康档案的建立和运用、健康状况分析及劳动能力鉴定。 第二节 健康监护 第三十四页,共75页 一、健康检查 健康检查可分为就业前检查和定期检查两种基本类型。 在工作岗位转换、从事特殊作业、工伤事故及长期病休假后复工前的健康检查也属此范畴。 就业前检查的目的在于发现受检者的职业禁忌证,以判断其是否适合从事该项工作;(1907年,厨师玛莉·马龙造成伤寒玛莉事件,可说是医学史上有名的案例) 另外,获得就业前健康状况的基础资料,供今后随访观察、对比之用 第二节 健康监护 第三十五页,共75页 一、健康检查 定期检查 是按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性质、程度,每隔一定时间,对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进行常规的或有针对性内容的检查。 目的:在于早期发现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及时诊断和处理职业病,检出易感人群。定期检查属第二级预防,是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健康监护 第三十六页,共75页 一、健康检查 职业病普查 是在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所进行的健康检查,可以是全面普查,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时,为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通常选用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指标先进行筛检(screening),例如职业性铅接触人群,可先作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或全血锌原卟啉测定,检出可疑患者,进而再作深入的检查。 第二节 健康监护 第三十七页,共75页 二、健康监护档案 在健康监护的实践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健全健康监护档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生产环境和健康检查两方面资料。 每一职工设个人健康监护卡,卡中应记录:职业史和病史,接触有害因素名称及水平,家族史(尤应注意遗传性疾病史),基础健康资料,监护项目及其他如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及日常嗜好等信息。 第二节 健康监护 第三十八页,共75页 三、健康状况分析 对职工健康监护的资料,应及时加以整理、分析、评价及反馈,使之成为开展和搞好职业卫生工作的科学依据。评价方法可分为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 第二节 健康监护 主要反映个体接触量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包括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强度范围、接触水平与机体的效应等。 第三十九页,共75页 三、健康状况分析 在进行分析和评价时,常需计算一些有关反映职业性危害情况的指标。 (一)发病率(检出率、受检率) 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年、季、月)内,特定人群中发生某种职业病新病例的频率 第二节 健康监护 第四十页,共75页 三、健康状况分析 (一)发病率(检出率、受检率) 第二节 健康监护 第四十一页,共75页 三、健康状况分析 (一)发病率(检出率、受检率) 发病率可以反映该作业的发病情况,还可以说明已经采取预防措施的效果。发病率既可以按厂矿计算,也可以按车间、工种或工龄组分别计算,供分析比较之用。 计算发病率时,应

文档评论(0)

你今天真好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一起学习交流

认证主体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