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导论学习讲义.docxVIP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导论学习讲义.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导论学习讲义 任务名称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导论 目的要求 1、熟悉课程概况。 2、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一般概念,认识人类成长的概念,特征类型及人类的成长阶段 3、掌握人类行为特点、了解需要的类型和特征 4、熟悉社会环境的特点及其主要要素。 5、掌握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 重点 人类行为与人生不同发展阶段密不可分 人的需要的理论和内容 社会环境的特点;社会环境的主要要素 难点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演示法,空间教学法,体验教学法, 分组讨论法,ISAS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说明 备注 课堂导入 问题导入: 看看我们是如何被环境影响的? 图片案例:问题奶粉引发儿童性早熟 城市下水道安全关系城市安全 任务一 人类需要的理论、特点 人类行为的定义、特点、分类 任务二 社会环境的特点,社会环境的要素 任务三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人生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 课堂练习 主题讨论:环境影响行为的原则 请举例说明 课堂案例 哥偷的不是东西而是满足感 根据海归偷窃现象,分析社会变迁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单元小结 个人行为是一个过程,个人行为与个人需要有关,人类行为的特征,人类行为与人生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人类需要有多个层次,多种类型,社会环境的特点,社会环境受家庭、群体、社区、单位、社会制度、社区、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人生成长阶段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按照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及其行为特征。 作业布置 请选取自己熟悉的人生发展时期的群体,进行观察,进一步熟悉这个时期的人的行为的特征,生理,心理及社会环境的特点 教学内容及进程 问题导入: 看看我们是如何被环境影响的? 案例导入:问题奶粉引发儿童性早熟 城市下水道安全关系城市安全 第一节 人类行为 一、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一)人类需要的含义 人的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 (二)人类需要的层次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只有基本满足了低级需要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同时他看到了人与动物在需要方面的区别,低级需要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而高级需要则是人所特有的。 2.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即生存的需要、关系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 3.莫瑞的需要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莫瑞指出了需要的性质、作用和需要产生的机制,并对需要进行了分类。 (三)人类需要的类型 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生理性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有的需要,它是在维持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在物质需要中既包括生理性需要,又包括社会性需要。精神需要是指人对自己的智力、道德和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条件的需要。 3.间接需要和直接需要 二、人类行为 (一)人类行为的含义 行为主义理论学者认为:人类行为是由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可以测量和可观察的反应;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由本能所引起的一种结果; 认知论者认为:是人的认知能力成熟之后对环境所产生的反应; 社会学家认为:人类行为是其价值观点及态度的表现; 社会工作者认为:人类行为是人类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 广义的人类行为是指由客观刺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内部与外部的反应,狭义的人类行为仅指外显的行为。 (二)人类行为的特点: 适应性 多样性 发展性 可控性 整合性 (三)人类行为的类型 1.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本能行为来自遗传,是一类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出现的定型的行为模式 习得行为是人类在后天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渐学习而形成的 2.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包括助人、遵守社会规范、友善、公共参与等。 反社会行为是一种攻击他人或社会的有消极作用的行为。例如,暴力行为、侵犯或攻击行为、伤害他人和破坏社会秩序等。 3.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 正常行为是指符合社会规范和正常模式的行为。 偏差行为是指显著异于常态而妨碍个人正常生活适应的行为。 在精神健康领域做这样的区分十分重要 常用标准有个体主观体验、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 值标准和行为适应性标准。 (四)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文档评论(0)

Zui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文档,资源共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