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课件(共58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第26课《诗词五首》课件(共58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中有关“爱国”的名句 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杜牧(803~852),晚唐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世称“杜舍人”。因晚年曾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之为“杜樊川”。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本诗选自《樊川诗集》 杜牧作品《过华清宫》《山行》《秋夕》《泊秦淮》 作者简介: 2.写作背景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曹军,而34岁的东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争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经过赤壁时,有感于历史,借题发挥,写下了这首怀古咏史之作。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大乔小乔两位夫人恐怕都会被锁进铜雀台里。 一支断戟沉落在江底,久远岁月也未能将它消蚀, 把它磨洗一番,认出是三国时代的兵器。 假如东风不曾给予周瑜援助, 1.历史上一般怎样评价赤壁之战?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 周瑜火烧赤壁,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多赞美之词。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诗人见解独到,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平。 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郞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  (3)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借周瑜曹操的故事来反映了诗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也会大有作为。 赤 壁 兴感之由 未销蚀的铁戟 是前朝之物 议论感慨 若非东风之便 历史将会改写 2、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1、告诫统治者不要有侥幸心理 借物 咏叹 借古讽今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谥号靖节,人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他开创了山水田园派,并将其推向高峰。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酒后写的,共20首。课文所选的是其中的第5首。这首诗大约写于作者归田后12年(417年),诗人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而没有世俗往来的纷扰。 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也就变得偏僻安静了。 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庐山。傍晚山色秀丽,飞鸟一起回巢。 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 1.为什么“结庐在人境”,却“无车马喧”呢?请用原诗的语句回答,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1、“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心远地自偏只要心情闲适,心志高远,居所也就显得偏僻安静了。 开头的四句诗,表达了诗人鄙弃追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态度。 明确:不能改。因为“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的随意自然,体现作者自由和惬意。心中的那种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而“看、望”是有意而为之,与恬淡闲适的心境不符。 这两句诗意境和谐、深远,真正体现了陶渊明的生活情趣,堪称千古名句。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意境。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不能改为“看、望”?为什么?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领会到“真意”,却忘了该怎样表达,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 明确:这里的“真意”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主旨句 主旨思想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他自由自在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致非凡自习室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