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焦车间岗位技术操作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场管理)炼焦车间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三、设计能力: 1、(1)焦炉周转时间:22.5h. (2)每孔炭化室装煤量(干):37.99t。 (3)年消耗干煤量:.6t/a。 (4)焦炉年工作日数:365d。 (5)焦炉紧张操作:1.07。 (6)装炉煤水分:8~9.5%。 (7)装炉煤堆比重:O.95~1.05t/m3(干煤) (8)煤饼:15980/15140×450×520O (9)干煤气产率:350Nm3/t 干煤 (1O)出焦量:28.14t/孔 2、焦炉煤气: 净煤气组成 着 爆炸极 可燃 燃烧 空气/煤 性质 组成体积% 低热值 火 限 成份 名称 容量 气 kg/Nm3 点 H2 CH4 CO CmHn CO2 N2 02 H20 无 55--- 23— 5— 2— 1.5— 3— 0.3— 干煤气 17900 0.465 色 60 27 8 4 3 7 0.8 有臭 3— 20℃饱 55— 23— 5— 2— 1— 3— 640 味、 6 2.22 17200 0.44 35-45% 90% 5.2m3/m3 和煤气 58 25 6 3.5 2.5 6 ℃ 易燃、 有毒 杂质组成 名称 焦油 氨 硫化氢 氰化氢 苯 荼 有机硫 g/Nm3 0.05 ≤O.03 0.02~O.2O.15~O.3 2~5 O.2~O.7 0.03~0.05 3、炼焦耗热量 KJ/Kg 煤(含水 7%):2220~231O。 附:耗热量计算公式: 焦炉煤气加热时: q=qf-29(w-7) VoQgDW 试中:qf-实际湿煤耗量 qf=————————KJ/Kg, Gs 29---焦炉煤气加热时每增减 1%水分的耗热量,KJ/Kg, 7——标准煤水分% W——实际湿煤水分% V0——标准状态下煤气消耗量 m3/h QgDW——煤气低热值 KJ/m3 Gs---实际湿煤量Kg/h 热工岗位操作规程 第一节职责 一、工作关系 热工所属工种:调火工、煤气组长、测温工、交换机工、铁件工、热修工,均在车间工艺副主任(专职工程师)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二、热工岗位职责 1.调火班长 ① 领导调火工,加强焦炉热工管理,保证炉温均匀压力稳定,提高各种温度系数; ② 领导调火工维护好煤气、废气设备,维护好护炉铁件,保证焦炉正常操作,延长炉 体寿命; ③ 领导调火工认真计算各种系数,及时准确地报出; ④ 熟悉炉体结构和调火工艺,熟练指挥调火工的各项操作; ⑤ 负责对煤气班的技术指导; ⑥ 负责调火工的安全教育和岗位规程教育; 2.煤气组长 负责正确的加热制度。 3.测温工 负责焦炉标准火道温度和测温设备的维护、使用。 4.交换机工 负责焦炉及交换设备等的使用和维护、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5.铁件工 负责焦炉炉体及护炉铁件的测量、调节、负责及时准确填写各类大帐。 6.热修工 负责焦炉炉体的日常修补。 三、要求 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技术操作和特殊操作及各仪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一般维护常识,能正确、及时处理操作中发生的问题和排除一般的故障,掌握焦炉的主要结构及生产工艺流程、加热系统工艺能达到要求。 第二节技术规定 一、各处温度指标 1、燃烧室立火道任何一点的温度在交换后 20 秒的最高温度不超过 1450℃,当推焦炉数较少时,降低燃烧室温度应保持边火道不低于 11OO℃,当大幅度延长结焦时间时,边火道温度应保持在 950℃以上。 2、机焦侧标准温度由调火班根据焦饼中心温度提出,报请车间批准执行。 3、机焦侧炉头温度与其平均温度差应不大于±50℃。 4、焦饼中心温度—般 950℃~1050℃(以中管平均温度为准),焦饼上、下温差小于 70℃。 5、炭化室顶部空间温度应在 800±℃≯,≯850℃。 6、蓄热室顶部温度不超过 1320℃。 7、小烟道温度应不超过 450℃,不低于 250℃。 8、分烟道温度不超过 380℃。 9、回炉煤气予热后温度保持 45~55℃。 二、各处压力指标 1、集气管压力要保证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不得小于 5Pa。 2、看火孔压力要保持在 O~5Pa。 3、蓄热室任何部位的吸力不低于 5Pa。 4、除边部蓄热室处,每个炭化室顶部吸力与标准蓄热室相比,上升时,不应超过±2Pa,下降时不宜超过±3Pa. 5、回炉煤气总管压力不得小于 500Pa.与甲醇驰放气加热时,不得小于 700Pa。 6、在所有操作条件下,(正常操作、改变结焦时间、停止加热、停止推焦等),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压力应大于蓄热室顶部上升气流的压力,即炭化室区域任何一点的压力都要高于相邻加热系统的压力。 三、温度系数的计算 1、直行温度均匀系数 K1,说明全炉的均匀程度。 (M—A1)+(M—A2) K1=———————————————— 2M 式中:M:焦炉燃烧室数

文档评论(0)

ccccccxx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临沂冉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300MA9576790T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