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学(第3版)PPT课件-第二章-上肢-第二节-肘与前臂复合体.pptx

人体运动学(第3版)PPT课件-第二章-上肢-第二节-肘与前臂复合体.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上肢;第一节:肩复合体;掌握肱桡关节、肱尺关节以及上下尺桡关节的运动特征; 引发各关节运动的肌群:屈肘与伸肘肌群、前臂旋前与旋后肌群。;第二节 肘与前臂复合体 ;第二节 肘与前臂复合体;二、关节;1. 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 (humero-ulnar joint and humeroradial joint) ;1. 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 (humero-ulnar joint and humeroradial joint) ;(2)肱桡关节的运动学 肱桡关节是桡骨头的杯状小窝和肱骨小头之间所构成的关节。屈伸运动的关节运动学由桡骨凹窝在肱骨小头凸面上的滚动和滑动构成。与肱尺关节相比,肱桡关节在稳定肘关节方面的作用较小。但是 ,肱桡关节在抵制外翻方面具有重要的骨性拮抗作用。;2. 上、下尺桡关节 (proximal and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1)上、下尺桡关节运动 桡骨和尺骨通过骨间膜和上、下尺桡关节结合在一起。这些关节位于前臂的两端,使得前臂能够转到旋前和旋后的位置。前臂旋后时可使手掌向上或后,旋前时可使手掌向下或旋前。前臂的旋转轴从桡骨小头延伸到尺骨头,该轴连接在两端上下桡尺关节之间。旋前和旋后提供了一种可使手在尺骨和肱骨不必旋转的情况下“独立”转动的机制。 ;(2)前臂旋前与旋后运动 前臂旋转的中立位是“拇指向上”位,即完全旋前和旋后的中间位置。平均而言,前臂旋前约为75°,旋后约为85°。一些日常活动所需前臂旋转的角度仅有约100°,即旋前约50°至旋后约50°之间,这是前臂旋转的功能弧度。;(3)“提携角” 在解剖前臂完全旋后位,上臂与前臂之间形成一个开向外侧的钝角,称携带角。标记为其补角:男性10°~15°,女性20°~25°;一般女性大于男性(5°~10°);优势手大于非优势手;注意过度外翻与内翻。;(4)负重与不负重时旋前与旋后的比较 ①手撑地,上尺桡关节环状韧带和尺骨的桡切迹围绕固定的桡骨头;下尺桡关节凸面的尺骨头滚动和滑动在桡骨的尺骨切迹上(方向相反)。 ②前臂悬空,上尺桡关节桡骨在环状韧带形成的圈内围绕尺骨的桡骨切迹旋转;下尺桡关节桡骨的凹面尺骨切迹在凸面的尺骨头上滚动和滑动(方向一致)。;(5)前臂骨间膜之间力的传递 骨间膜参与上肢的力量传递,如手掌撑地,由于负重产生的压力约有80%通过桡腕部传到前臂而位于腕骨外侧和桡骨;其余20%的压力通过腕部内侧和尺骨而位于“尺腕间隙”内。 ;三、肌肉和神经支配;1.肘部的神经支配;1.肘部的神经支配;1.肘部的神经支配;1.肘部的神经支配;2.肘部的肌肉;2.肘部的肌肉;2.肘部的肌肉;2.肘部的肌肉;2.肘部的肌肉;2.肘部的肌肉;1.肘和前臂的骨骼、肌肉和关节,以及神经是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运动功能的物质基础。 2.肘关节的屈伸运动包括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的运动;而前臂的旋前和旋后运动则是上下尺桡关节借助骨间膜的连接共同完成的;其中任何一个关节的异常或功能障碍都将导致肘关节屈伸或前臂旋转的功能障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meu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随时下架,尽快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