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教程全套课件245页.ppt

  1. 1、本文档共2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专业相关教学资料整理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们

《儿童文学教程》 ;第一章 走进儿童文学 ;第一章 走进儿童文学 ;一、民间文学与它的儿童受众 民间文学既是人类文学的源头之一,也是儿童文学最初的土壤。 早期民间文学对于其儿童接受者来说往往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 第一,教育的功能。 一类是与部族认同密切相关的生活信仰。 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等 另一类是与民间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各种生活经验。 自然世界的经验。 节气歌谣《九九歌》 处世生活的经验。 伊索寓言《狐狸和山羊》 ;第二,娱乐的功能。 在民间文学中,也有大量作品并不包含太多经验的教训,而是主要用作生活的消遣和娱乐。我们来看下面三首传统童谣: 摇摇摇, 摇到石头桥。 石头桥, 一树小樱桃。 小樱桃,长得好, 红裙披绿袄。 小樱桃,你是谁? 你是我的小宝宝。 ——《小樱桃》 ;二、民间文学与童年的诗性智慧 首先,民间文学所使用的词汇,一般是通俗的日常口语。 流传于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民间谣谚“黄栗(鹂)留,看我麦黄葚熟”。 其次,早期社会的普通民众未及分化出那些过于纤细的文学情感,对事物的感受是简单而直接的。 再次,民间文学的口头传播特征决定了它不可能使用太过复杂的结构方式。 叙事表达(比如“很久很久以前”的开头) 结构形式(比如循环的“三段式”结构,其中主人公往往要经历三次考验、磨难或尝试等,才能到达那个早已注定了的圆满结局)。 ;第一节 艺术的源起 ;第二节 历史的流变 ;第二节 历史的流变 ;第二节 历史的流变;2.文人独立创作的儿童故事 现代儿童文学的概念指向着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现代儿童的意识,二是现代文学的意识。 比较一下摘自格林童话《大拇指》和安徒生童话《拇指姑娘》中的两个片段。这两则童话分别是这样描写拇指孩子的出世的: 过了七个月,她生下一个小孩子。这孩子虽然四肢都完全,但是全身只有一个拇指那么长。他们说:“这正像我们所希望的一样,他应该是我们亲爱的孩子。”因为他的大小和大拇指差不多,他们就叫他“大拇指”。 (格林???弟《大拇指》,魏以新译) “这朵花真漂亮。”妇人说着,吻了吻那些可爱的红色和橘色的花瓣。只听“噗”的一声,花朵顿时开放了。它真是一朵郁金香,这没什么稀奇的,但花朵中央绿色的花蕊上,还坐着个小小的女孩儿。她长得美极了,不过只有拇指大小。妇人就给她取名叫拇指姑娘。 (安徒生《拇指姑娘》,赵霞译) ;安徒生的文人童话是19世纪儿童文学的一个艺术高峰。 以安徒生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儿童文学作家和他们的儿童文学创作活动,标志着现代儿童文学真正发现和开辟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丹麦]安徒生童话《坚定的锡兵》 ; 二、从说教的文学到欢乐的文学 ;早期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首先源起于成人社会教育儿童的目的。 《鹅妈妈的故事》里每一则民间故事都加上了一个道德教训的尾巴。 塑造和倡导乖巧、听话、顺从的“好孩子”形象。 [法国]塞居尔夫人《驴子回忆录》 [意大利]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19世纪后期,一些儿童文学作家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纯粹的文学乐趣本身在儿童文学中的价值。 [英国]路易斯·卡洛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到了20世纪,这一欢乐的精神在儿童文学的写作中进一步蔓延,越来越多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开始把故事的趣味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林格伦笔下的长袜子皮皮、艾米尔等角色 ;一、分类和特征 ;儿童文学的文体是历史建构的产物,它的类型特征既相对固定,又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内在的发展性。 文体的固定性。 文体的相对性。 文体的发展性。;二、儿童文学发展的当代语境 1.商业文化语境下的儿童文学 约翰·纽伯瑞《迷你口袋书》——世界上第一本成功的商业童书。 英国作家J.K.罗琳凭借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获得的财富已达10亿美元,这被认为是“儿童文学乃至小说史上一个绝无仅有的商业奇迹”;;; 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那始终是喜笑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蹋的极其珍贵的财富? ——卢梭《爱弥儿》 ;第一节 儿童观与儿童文学 第二节 本质的儿童观与建构的儿童观 第三节 后现代文化中的儿童与儿童文学 ;第一节 儿童观与儿童文学 ;历史上对于儿童的看法,都没有把儿童当作具有独立价值的“人”来看待。 在古代社会,儿童期主要是一个成人的预备期,一切教养和训练,都是为了使孩子更快地适应和胜任成人生活的要求。 古代儿童也被为是不完整或低等级的人,他的身上存在各种缺陷。 如何理解古代社会存在的儿童崇拜思想?;第一节 儿童观与儿童文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现代儿童观传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诡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