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章如果有不当或者不妥的地方,请您联系我修改文章或者删除文章,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如果有侵权的问题,请联系我沟通协调改正,非常感谢您! 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学校人群聚集, 流动性大, 接触面广, 是传染病易发场所, 极易造成传染病传输和流行, 不仅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身心健康, 更给社会、家庭带来了较多不安定原因。 1.极易发生 2.传染病集散场所 传输路径 ①经水传输: 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粪便、呕吐物排入水源或洗涤被病原体污染衣裤、器具、手等都能够造成水源污染, 健康人如饮用了此水, 可引发疾病发生。经水传输常可引发霍乱、伤寒、菌痢、甲肝等爆发流行, 而且感染人数多面广, 所以, 在医学上霍乱、伤寒、菌痢被又称为三大水媒病。 ②经食物传输: 食品在采购、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冷藏和销售过程中都存有被病原体污染危险。食品中病原体可来自存放食品容器、进餐用具、变质食物、被细菌污染手或在蔬菜上施用粪肥等, 以及意外中毒或有意投毒等。 ③亲密接触传输: 经过使用或接触被污染衣物、文具、门把手、数钱等都有造成病原体传输和扩散可能。 ④昆虫传输: 苍蝇、蟑螂等都能起到机械搬运病原体作用, 有些病原体还能在昆虫肠管里存活一段时间, 甚至繁殖。所以, 四处活动苍蝇、蟑螂等昆虫也是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关键原因之一。 临床症状 肠道传染病通常临床症状关键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 有些可伴有发烧、头痛、全身中毒症状。症状轻关键看感染是哪种细菌和病毒, 有些肠道传染病来势十分凶险如霍乱和中毒性细菌性疾病、急性食物中毒等, 因为细菌在人体内大量生长繁殖, 毒素快速进入人体血液, 若不及诊疗, 可引发严重并发症, 造成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常见肠道传染病种类 甲型病毒性肝炎 细菌性痢疾 伤寒、副伤寒 霍乱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发以损害肝脏为主肠道传染病。 传输路径: 经粪—口路径传输, 以经水、经食物和日常生活亲密接确传输为主。 易感人群: 15岁以下儿童好发, 病情通常以轻型较多, 有隐性感染带菌者, 平均潜伏期为30天。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表现: 感染后早期有显著乏力、不思饮食、恶心、厌油腻、右上腹肝区不适及隐痛等症状, 约一周后, 有些病人出现小便呈茶色, 眼白(巩膜)及皮肤发黄(医学上称黄疸)。 预防方法: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 应立刻去医院检验肝功效。但也有部分病人一直不会出现黄疸, 所以, 凡有肝炎早期症状者, 尤其是接确过甲肝病人又有以上症状者应立刻去医院诊治。患了甲肝, 关键靠休息和本身恢复, 同时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药诊疗, 切不可乱用药品, 如用药不妥, 反可加重肝脏损害, 并要保持精神愉快, 饮食要清淡, 合适限制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没有得过甲型人, 尤其是15岁以下儿童接种甲型疫苗是最为有效预防方法。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 防控方法 防控方法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痢疾杆菌引发一个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 传输源: 病人和带菌者。 传输路径: 经过消化道经水、食物传输。 临床表现: 为发烧、腹痛、腹、里急后重、大便呈粘液脓血便, 腹泻视病情不一样天天可达数次或数10次不等。整年均可发病, 每年夏秋季为菌痢发病高峰。 (二)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发肠道传染病, 症状关键为连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降低等, 关键并发症有肠出血和肠穿孔等, 副伤寒症状与之类似, 但病死率比伤寒低得多。 (一)传染源   传染源为发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 包含无症状者以及病愈后症状消失, 但未经根本诊疗, 体内仍有病菌存在人, 这些人因为没有临床症状而被忽略诊疗, 还能够继续排菌, 从而污染食物和水, 造成传输。大多数病人愈后排菌逐步降低至消除, 但有少部分病人可连续3个月以上, 部分甚至终生排菌。所以对伤寒、副伤寒病人诊疗应强调根本。 (三)伤寒、副伤寒 (二)传输路径 关键经过被病菌污染食物和水, 及经接触传输。   (三)人群易感性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 以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 病后免疫力持久。与副伤寒之间无交叉免疫。   (四)流行特征   可发生在任何季节, 但以夏秋季多见; 多系散发, 偶有暴发流行。 (三)伤寒、副伤寒 霍乱是因摄入食物或水受到霍乱弧菌污染而引发一个急性腹泻性传染病。每年, 估量有300万~500万霍乱病例, 另有10万~12万人死亡。病发高峰期在夏季, 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 (一)传染源   重症患者吐泻物带菌较多, 极易污染环境, 是关键传染源。 (二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