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常用句式.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文言文常用句式 初中文言文常用句式 PAGE 初中文言文常用句式 初中文言文常用句式: 一、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 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举例: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非天质之卑;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 (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 例: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 ???b 蒙后省 ?? c对话省:例(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投(之)以骨。(《狼》) 君与(之)俱来。(《隆中对》) (4)省略介词 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 急湍甚(于)箭。(《与朱元思书》) (5)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 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 三、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 四、被动句: 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有标志词语: ?????a “为”表被动:天子为动。 ?????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五、固定格式。 ?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 “有……者” “得无……乎” “如……何” “奈……何” “然则……”等。 (1)“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 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 相当于“把……当作……” 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 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 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 例:何以战?

文档评论(0)

认真对待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惠州市峰海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300MA54K6GY5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