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之七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匆匆》 之七 《匆匆》教学设计之七 安达小学尤莉 教材简析 《匆匆》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讲读课文。本单 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匆匆》是现 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 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 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旧时 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 复杂心情。课文语言丰富,含义深刻,运用了拟人、比 喻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是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 - -从课文内容想开去的首篇课文。 教学理念 根据课标精神,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 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 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 中学习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真情,在积累中提高素养。 设计特色 感悟品析积累运用 教学准备 VCD、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四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品读来赏析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 感情。 教学流程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谈话激情,导入课文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单 元提示,明确本文在单元中的位置,再通读课文,了解 课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这篇文章作者要告诉 我们什么”,要求学生认真、全面地读课文,让学生先 进行充分的读书活动,读后开始发言。 (“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行初读感悟,并进行教学信息 的反馈,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读书情况,既达到了 整体感知的目的,又有的放矢地激发了学生深层次赏读 课文的兴趣。) 二、品读、赏析、读中悟情 1、教师:《匆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把看不 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描述下来,表达了对时光 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值得我们品析和 深思。 2、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 喜欢的句子,向同学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并准备发言。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话题辐射全文,通过以说代 讲、以读促讲来学习课文,既突破重点和难点,又进行 语言文字的训练。但这一话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加以 引导点拨。) 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品读 叠词和短句的妙用。如叠词的应用,“匆匆”、“默 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 “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这些词用得巧妙,细致 入微地刻画时间的踪迹,表达作者的无奈之情。“去的 尽管去了,来着尽管来着;去来的时间又是怎样的匆匆 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 的太阳”,这些句子都是短句,简朴、轻灵,读起来令 人感到格外的轻巧、婉转,越读越爱读。 (2 )、品读 各种修辞手法寄寓的含义。排比:“燕子去了,有再来 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 的时候;”,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拟人:“时间能‘跨’ 能‘飞’”,读起来倍感亲切。说过去的日子“如轻 烟”、“如薄雾”、“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 里”,这是用了比喻的手法,借此写出时光匆匆,表达 作者无奈惋惜以及要珍惜时间的心态。 (3 )、品读文 中精彩句段。“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 双眼前过去。”这个排比句具体写出了日子是怎样来去 匆匆和稍纵即逝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排比句式, 说出你的日子在生活中是怎样流逝的,以此来进行听、 读、说、写的训练。“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 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引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