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践.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龙源期刊网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作者:郝峰 谭珮 来源:《河南教育·基教版》2019年第08期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是融跨学科意识、综合性与探究性为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近年来,郑州市二七区航海路小学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索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实施与评价。 ????????一、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设计 ????????项目式学习致力于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而在单一的学科背景下,学生很难得到于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体验。因此,为学生创造一个能自觉运用多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是支撑项目式学习生成与更新的关键。 ????????1.创设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 ????????围绕自然、社会与自身生活设置问题情境,有利于找到学科间的交叉点,实现跨学科内容的整合,有利于驱动问题的生成。如在“跟着节气去探究——冬至”主题活动中,我们深入挖掘各學科中与冬至相关的知识点,把它们融合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过网络查阅冬至节气的来历,进行测日影的科学实验,品读有关冬至的诗词歌赋,绘制古人发明的九九消寒图,对各地冬至的风俗习惯进行了对比研究,借助零度以下的气温认识了生活中的负数,并对郑州“三九”时节气温变化进行了跟踪统计。在此次项目学习中,学生从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综合实践等学科出发,探索冬至的由来,学习了有趣的冬至文化。 ????????我校地处二七区腹地,具有丰富的地域资源,为研学旅行提供了便利。在“我眼中的火车站”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走访,了解了郑州火车站的铁路枢纽作用;实地统计了春运时期一分钟内郑州火车站西出站口的客流量,并和平时的客流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线上、线下不同的购票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学生在收集信息、调查分析中探究规律,尝试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的标志”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先通过调查、收集生活中的各类标志,了解各类标志的作用和意义,再通过对校园、居住的小区、附近街道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去发现有哪些地方还需要标志来提示,然后通过电脑、3D打印等技术设计制作出来,配以文字说明,在学校进行展览。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获得了成就感。 ????????2.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驱动问题 ????????问题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式学习的效果与品质。在跨学科项目学习驱动问题的设计上应当遵循三个方面:一是着眼于问题的可研究价值,二是考虑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可能应用到哪些学科知识,三是聚焦问题的生成与更新。 ????????“艾丽是一位海外华侨的女儿,随着父母一起回到中国生活,她特别想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你会怎样帮她了解清明节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各小组围绕这一探究问题生成了一些新的问题,如“透过诗词绘画看古人眼中的清明”“‘清明三候’中的科学探索”“古今清明祭奠方式的对比研究”等。学生在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知识,跨学科意识的培养,其实就隐含在项目式学习中。 ????????围绕清明节的探究活动还未结束,学生又发现了新的问题。清明过后,天气回暖,万物复苏,但与此同时,漫天的飞絮让市民苦不堪言。教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继续提出问题——究竟是哪些植物产生了飞絮?这些植物在郑州市的分布和生长情况如何?这些飞絮对人体有什么影响?有哪些办法可以治理飞絮?一个个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在各项目组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应运而生。接下来,各项目组根据自己的选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了对新问题的探究。研究在不断的生成中更深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决策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升。 ????????3.设置评价量规 ????????驱动问题的生成,意味着项目式学习的开始。然而,项目式学习是一个持久而富有挑战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每个研究阶段应该达到的能力目标,便于教师追踪学生个体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指导策略,我们设计了清晰具体、可操作的评价量规。 ????????针对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特点,我们从“选题价值、研究计划、研究过程、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五个维度进行设计,并对相应指标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在项目式学习刚开始实施时,学生就知晓每个研究阶段需要达到的能力标准,会对照标准自觉要求自己的行为。在每个维度下设有“优秀、良好、有待改进”三个等级,待项目式学习结束后,学生和教师依据在整个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达成情况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量规作为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效工具和教师的有力抓手,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起到积极的保障和推进作用。 ????????二、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实施 ????????并不是只要在某一学科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或是加一些手工劳作、小组讨论,再或是最后有一个可视的展示成果,就可以称为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在实践中,我们以

文档评论(0)

展翅高飞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