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土壤基础练习.docx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土壤基础练习.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 3 《土壤》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是 ( ) A.气候湿热、草类茂盛 B.气候湿热的热带森林 C.气候相对寒冷的草原地区 D.气候相对寒冷的森林地区 .在人类的耕作和培育下,形成的高产、稳产的耕作土壤有 ( ) ①黑坤土 ②黑钙土 ③水稻土 ④紫色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贮存于土壤孔隙中,两者体积组成比例常因外界因素影响而此消彼长。如 下图所示,图中虚线①表示土壤中空气和水分所占比例分别约为 4嗨口 46%据此完成3~4题。 .适宜多数作物生长的理想的土壤空气和水分比例变幅应在 ( ) A.①?②之间 B.①?④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下列不属于合理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是 ( ) 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分解 B.黄土高原保墟、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 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 D.江南丘陵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 浙江境内多丘陵山地,下图为西天目山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 5~6题。 5.图中M处的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 ( ) A.洪积物、冲积物 C.洪积物、残积物 B.残积物、坡积物 D.冲积物、坡积物 6.N处发育的土壤类型是( ) A.黑土 C.寒漠土 二、综合题 B.红壤 D.冲积土 7.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①表示绿色植物的 (1)填写图中数码①②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 (2)气候对土壤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和 来实现的 作用,②表示绿色 我国东北地区的 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 (3)简答成土母质与生物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PAGE PAGE #/ 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 【解析】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森林地区,植物体内有机质积累多。故有 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是气候相对寒冷的草原地区。 .C 【解析】 黑钙土是在温带草原条件下形成的典型土壤, 紫色土是在红色的砂岩、 页岩基础上形成的, 它们都是自然形成的肥沃土壤。 .C 【解析】理想土壤的水分和空气含量都应在 20330%之间,变幅在10%£右。 .A 【解析】焚烧秸秆易造成有机质损失,土壤肥力下降而退化。 5.B 【解析】图中M位于山坡凹处,其上的径流沉积物在此因地形阻挡会有一定的堆积,本身亦有坡地 沉积物堆积,因此该地成土母质类型主要是残积物、坡积物,选 B。 6.B 【解析】 N 处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发育的土壤类型是红壤,选 B。 二、综合题 7. 光合 矿物质 气温 降水 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机质积累较多 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解析】第 (1) 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直接得出正确结论。第 (2) 题,气候是通过气温和降水对土壤的 形成产生作用的;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主要从纬度高、气温低、有机质分解少 的角度来分析。第 (3) 题,成土母质的作用可从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来源, 以及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等方面来分析;生物作用可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形成的主导 因素等方面来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76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40433330000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