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环保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docx

生态环境环保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3 页 共 NUMPAGES 3 页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3 页 生态环境环保监测系统 技术方案 S-CGMS型 厦门欣仰邦科技有限公司 2021版 背景概述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城市规模快速发展,气候连续多年干旱及水资源形势严峻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正面临着湿地面积萎缩、水资源匮乏、蒸发量加大、生态环境功能和植被退化等诸多气候生态环境问题。从保护生态系统功能及其稳定性方面考虑,迫切需要在一些关键区域建立生态环境自动观测站,针对生态系统内的大气、植被、水体、土壤等环境进行观测,支持气象条件变化对湿地、森林、湖泊、河流、海滩、戈壁、草原等生态影响的评估预警工作。 本项目通过在生态区域内建立一套或多套观测大气、植被、水体、土壤等方面数据的观测系统,实现对该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的自动连续观测,为及时掌握气象条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系统构架 环境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专为气象、环保、林业、农业、旅游环境监测服务而特别设计的一套应用解决方案。它以气测传感器为核心,构筑多点分布的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网络,为环境的实时监测数据,为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图1 系统构构架图 3 建设原则 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项目建设的整体性、开放性、共享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扩展性等各方面因素,始终坚持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功能完善、节省投资的原则。系统在设计实施过程中,依据以下原则开展系统建设工作。 (1)全局性 系统总体规划,合理布局,指导思想及规范与业务需求相统一,结合生态环境监测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围绕“多规合一”的体系方针,实现多级部门形成“一张网”。 (2)开放性 标准化和开放性是解决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关键要素,是本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其成果将成为未来其他系统建设的基础。 (3)共享性 系统建设要从基础性和共享性的角度加以考虑,兼顾未来其他业务系统建设的共同需要出发,建设生态气象基础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框架,为未来的业务应用提供基础性和公用性的地理信息服务和应用支持。 (4)实用性 系统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进行设计建设,并兼顾实用性原则,易于实施、管理和维护。 (5)易维护性 系统能够方便地进行管理与维护,软、硬件的升级不影响正常运作,系统功能和结构可方便地扩展。 (6)稳定性 在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时,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软硬件平台、技术服务和维护响应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确保系统较高的性能和稳定性。 4 设计依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 《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GB/T 33703-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QX/T 61-2007 《空气负离子观测规范 电容式吸入法》QX/T 419-2018 《空气离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GB/T18809-2002 《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观测技术规范》LY/T2586-2016 《中国气象局《大气负离子自动观测仪功能规格需求书(第2版)》 《土壤水分(墒情)监测仪器基本技术条件》 GB/T 28418-2012 《土壤水分观测 频域反射法》 GB/T 33705-2017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分析仪器通用技术条件》GB/T12519-2010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6-2003 《电导率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7-2003 《浊度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8-200 《溶解氧(DO)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9-2003 5 建设内容 系统将建设生态环境自动观测站、生态环境观测数据收集处理与应用分析平台以及配套的网络体系和软硬件设施。具体设备类型和设备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和业务需求可灵活配置,监测项目如表1所示。 监测类别 监测要素 空气 负氧离子 pm2.5/10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臭氧 一氧化碳 气象 温度 湿度 风速 风向 降雨量 大气压力 水质 pH(含温度) 溶解氧 浊度 电导率 化学需氧量(COD) 氨氮 水文 流速 流量 水位 土壤 酸碱度 电导率 温度 湿度 其他 噪声 紫外辐射 光照度 日照时数 太阳总辐射 表1 环境观测要素 技术参数 监测要素 技术参数 负氧离子 测量范围:量程一0~2×104 个/cm3,量程二0~2×105 个/cm3,量程三0~2×106 个/cm3(自动切换量程) 分辨率:1个/cm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