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彩画》教学大纲.doc

《重彩画》教学大纲.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2 《重彩画》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812104302 课程名称:重彩画 学时/学分:32/2 关联课程: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国画工笔花鸟) 后习课程(写意花鸟、写意人物) 适用专业:美术学专业 开课教研室:美术学教研室 课程类别与性质:专业课程、选修 一、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 按照学校的整体要求,基于对教学目标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分析,本课程的内容依据高等学校美术学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基本要求和培养方案,选定重彩画的工具、材料、基础技法为授课内容,共32学时,2学分。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课内教与学、课外导与做等环节,推进考评方式改革,重视过程性评价,突出基于能力的非标准化答案考试方法。 基于该教学考核评价思路,本课程主要以课堂提问、课堂习作、作品临摹、课后拓展、结课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课堂习作、课堂提问、作品临摹、课后拓展等过程性评价占评价权重的70%,结课作业占评价权重的30%。 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一览表 序号 章节 课时数 考核权重及评价方法 1 概论 4 0% 2 第一章 重彩画工具与材料介绍 4 评价方法:准备材料、课后拓展 考核权重:20% 3 第二章 重彩画作画步骤 8 评价方法:课堂习作、课后临摹 考核权重:25% 4 第三章 重彩画技法详解 8 评价方法:课堂习作、课后临摹 考核权重:25% 5 第四章 重彩画临摹创作 8 评价方法:结课作业 考核权重:30% 二、课程资源库 1.参考书: [1] 蒋采苹.《中国当代美术全集·现代重彩画卷》.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0年. [2] 蒋采苹.《中国重彩画集》.天津杨柳青出版社.2011年4月1日. [3] 郭正民.《中国重彩画技法》.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5月. [4] 丁绍光.《丁绍光现代重彩画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2年8月. [5] 陈子.《现代重彩画技法》.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6] 张国琳.《工笔重彩画作品选》.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年. [7] 蒋黎曦.《现代重彩画创作》.天津杨柳青出版社.2009年. 2.期刊: [1] 美术研究.核心期刊.ISSN:0461-6855.CN:11-1190/J. [2] 美术观察.核心期刊.ISSN:1006-8899.CN:11-3665/J. [3] 美术.核心期刊.ISSN:1003-1774.CN:11-1311/J. [4] 新美术.核心期刊.ISSN:1674-2249.CN:33-1068/J. [5] 艺术百家.CSSCI.ISSN:1003-9104.CN:32-1092/J. [6] 装饰.核心期刊. ISSN:0412-3662.CN:11-1392/J. [7] 美术学报.核心期刊.ISSN:1004-1006.CN:44-1135/J. [8] 杜文岚、李春. 中国花鸟画发展史管窥[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04期. [9] 林凤书. 盆景与中国画的断想[J].中国花卉盆景.1990年06期. [10] 马力. “神韵”与“空灵”—中国花鸟画审美意识的形成[J].文艺研究.2011年06期.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1—4学时 概 论 1.课前准备 熟悉课程内容以及相关材料,并阅读参考相关文献,不仅从知识角度备课,更要从整体角度将该课程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来安排教学,同时紧跟上时代,与时俱进。提前让同学们准备好相关材料和工具。 1.1课程属性与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程是美术学的专业课程之一,是所有美术学专业学生的选修课。 本课程是兼具基础性理论和应用性特征,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重彩画的基本分类及特点,熟悉重彩画材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理解重彩画的作画步骤,掌握重彩画的创作技法,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获得更高的审美层次和更加开阔的艺术视野。 1.2学习对象分析: (1)在知识基础方面,本课程授课对象为美术学专业大三年级学生,经过前期的基础素描、色彩、国画工笔的学习,学生的美术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表现都具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阶段更侧重于重彩画专业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寻求实践的机会,同时加强该方面的创新意识培养。 (2)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应重点强调技法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在认知能力方面,学生思维活动依赖具体的事物和经验的支持,缺乏抽象性,但易于接受新知识并善于发问,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因此要引导学生如何快速准确利用网络资源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4)学生学习的动机主要取决于对课程内容感兴趣的程度以及对老师的喜爱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有激情,其次要在准确把握课程知识点的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适当插入任务模块,引入实际案例,通过课程彰显自身业务素质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