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井下诊断.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抽油井井下作业跟踪及故障诊断;前 言 目前,大部分油井采用有杆泵采油,每年因各类故障检泵井井数占一定比例。这样不仅影响原油生产任务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效益。同时给工人在油井面貌恢复上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准确对深井泵故障判断,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降低油井的检泵率。 对于深井泵发生的几种常见故障,从图形来看差异很小,理论的原因也比较接近,因而给现场判断造成一定的困难。那么,如何准确地判断本文提到的深井泵的几种常见故障,有待于我们认真的研究和摸索,找到其中的规律。; 二、深井泵常见故障判断 井泵常见故障主要有杆管断、脱接器断、凡尔罩断、漏失、卡泵。针对这些情况,主要从示功图图形和最大、最小载荷,再结合现场实际,得出一定的规律,基本上可以准确地判断。;2.1 断脱判断 机采井杆柱及管柱都是由丝扣连接而成,在井下受到重力,惯性载荷等各种复杂的应力,总会有一些井的杆管因承受不了疲劳极限而发生断裂。或者由于上扣扭矩不够,抽汲过程中因管杆颤动及流体冲击等作用使管杆脱扣,造成油井的断脱。 2.1.1 抽油杆断脱:;(1)功图判断 从理论上讲,杆断脱以后,杆上行时的载荷只是断杆与液体之间的摩擦力,杆下行时载荷只是断杆在液体中克服与液体之间的摩擦力以后的杆柱自重。所以,上下载荷接近,近乎重合。而示功图图形的位置取决于抽油杆断脱的位置。断脱的位置越下,图形越接近最小理论负荷线,断脱的位置愈高,图形越接近基线。图1-1中1是接近活塞处断脱的图形,2是在杆术上部断脱时的图形。 ;设: L为最小理论负荷线距基线的距离(毫米,按计算最小负荷线的方法算出);L断为实测断脱图形上下负荷线的平均中线距基线的距离(从图中量得,毫米);h为抽油柱的深度(米);h断为断脱处的深度。 根据抽油杆柱在悬绳器处所形成的负荷和其深度成正比,可得: L/L断=h/h断 对上式移项整理可得计算断脱部位深度的公式: h断= L断*h/L;例:X10-2-B423井 ;(2)地面判断 地面进行憋压,尽管压力表指针波动非常小,在0.3MPa--1 MPa之间波动,??还会明显表现为上冲程时应降压,这是因为光杆带走了所占油管内的体积,而下冲增压,因为光杆重新进入油管内,此时压力的波动主要由于光杆的冲程体积所作用,当压力增至流压时,就不在上升。由此判定抽油杆断脱。第二种方法在光杆上在打一个方卡子卸载,用管钳盘光杆,如果正转多圈后,感到不费力,松开管钳不往反方向弹回,也可以判定为杆断脱。杆断脱后上电流减小,下电流增大,越往上部断下电流越大。;(3)凡尔罩断与杆断脱区别 X10-2-461井检泵结果是上凡尔罩断 ;X10-4-B415井检泵结果是第103根杆断 ;从图形对比和载荷对比,二者有以下特点: A、从两种功图对比上来看,形状比较接近。 B、从载荷变化对比,凡尔罩断井最大载荷变化相对较小,杆断脱井最大载荷变化比较大。 C、与正常功图对比,杆断功图最小载荷前后变化大;凡尔罩断功图最小载荷前后变化小。 D、杆断以后最大载荷下降,最小载荷下降,有规律。 E、凡尔罩断以后最大载荷下降,最小载荷上升,有规律。 F、凡尔罩断以后下电流比杆断后下电流要小。 因此,我们从功图上判断与凡尔罩断的主要区别就是通过载荷变化来判断。如果功图最小载荷上升,很有可能是凡尔罩断;反之,最小载荷下降可能是杆断。;2.1.2 管断脱 (1)功图判断 管断以后,活塞在套管内往复运动,功图图形明显变窄,但比杆断脱功图图形面积稍大一些,功图的加载线起点应在最小理论载荷线之上,上载荷大于30KN以上可以判断为管断脱。;例如:X10-4-B40井管断位置第一根油管丝扣断 ; 例如:X10-5-B382井管断位置第12根油管丝扣断;(2)地面判断 地面判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下入杆柱探固定凡尔,若杆柱探不到固定凡尔,就是管断脱。另一种方法向套管灌水,因为管断以后油套是连通的,灌水以后温度返回快,就可以判断出是否管断。上下电流变化相对较小。;2.2 漏失的判断 抽油机井按漏失部位分主要有井口漏失、管体漏失、泵固定凡尔漏失、游动凡尔漏失、活塞间隙漏失五种情况。 ;2.2.2 管体漏失 管体漏失与井口漏失差不多,只是在降压速度上根据漏失深度及漏失面积而决定,常见的管体漏失有刺漏和渗漏,有时管壁也会有砂眼或裂口。刺漏、砂眼或裂口降压较快,一般仅限于一两根油管,起管时可根据存水位置找到漏失部位。;(1)功图判断 由于油管漏失不是深井泵装置本身所致,所以,示功图图形本身不发生什么变异,和正常出油的示功图一样,只是当漏失严重,油井不出油时,示功图的最大负荷线可能较最大理论

文档评论(0)

7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海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HUKW1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