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高考语文晨读课文训练(27篇汇总).pdf

最全高考语文晨读课文训练(27篇汇总).pdf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晨读 1 一、成语积累 1.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 2.暴虎冯 (ping) 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暴: 徒手搏斗。冯河:涉水过河。 3.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做完。 4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 穿着破衣服, 去开辟山林。形容事业的艰辛。 筚路: 柴车。蓝缕: 破旧的衣服。 5.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势险要。 6.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7.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8.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识:记忆 ) 9.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10.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二、古诗鉴赏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歌浅译: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 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 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 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 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 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 想要说出 却忘记了如何表达。 诗歌赏析: 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 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 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 扰,这是“忘世之境”。“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 丑态的写照。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 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 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 与他们没有纠缠了。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 匠心办公文档系列 1 匠心文档,专属精品。 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 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 之念的精神世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有了“心远地自 偏”的精神境界,才会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 俗!这两句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 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 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 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 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 的天真意趣。南山究竟有什么胜景,致使诗人如此赞美呢?接下去就是“山气日夕佳,飞 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 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

文档评论(0)

卡法森林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20024141000030
认证主体深圳市尹龙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ATBK8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