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用管理(PPT168).pptx

  1. 1、本文档共1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商业银行信用管理 第一部分:商业银行信用管理( 12 学时)第二部分:信用政策与市场策略( 30 学时)第三部分:信用管理工具( 9 学时)主要参考书籍:1 、《信用政策与市场策略》,石晓军、陈殿左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第一版。2 、《金融机构信用管理》,赵晓菊、柳永明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 年 8 月第一版。3 、《突破信用危机》,谢旭主编,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3 年 3 月第一版。 第一节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商业银行企业贷款的管理第三节 商业银行个人贷款的管理第四节 内部评级制度第五节 金融机构信用管理相关法律第一节 商业银行信用管理的主要内容银行是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来获取风险回报的。银行风险划分:系统风险:指与系统因素相关的资产价值变化的风险。系统风险无法分散。对于银行来说,利率水平变化和货币相对价值变化是最大的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交易对手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信用风险涵义:指交易对象无力履约而给交易另一方带来损失的风险。对于银行来说,信用风险广义上包括:资产业务中的借款人不按时还本付息;负债业务中的存款人大量提前取款;表外业务中的交易对手违约引致或有负债转化为表内负债。狭义专指信贷风险。 原因:一般原因分析:一,债务人主观上没有偿债意愿。二,债务人客观上没有偿债能力或客观条件使债权人持有的信用工具价格下跌。如受未预期的利率和汇率变动、未预期的通货膨胀、资金使用不当等因素影响。经济学分析:信息不对称。合约签订前,逆向选择;合约签订后,道德风险。一、对存款人违约引起的信用风险的管理由于存款人违约引起的风险主要是指源于对银行稳定性的怀疑而集体挤兑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出现重大的问题,即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就是资金危机风险。(一)成因1 、一般情况下的信用风险与流动性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由各种存款和其他借入资金构成。其中大部分存款和借入资金是短期的,但银行的资金运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长期贷款。也就是说,大量的短期负债资金(如活期存款等)被投放于成熟期较长的贷款或其他投资。这种“借短贷长”所引起的资产与负债成熟期的不匹配,导致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具有内在不稳定性。 对流动性造成影响的因素:( 1 )每周的周末及每月的月初等特殊时间将有大量的现金净流出。( 2 )金融市场的日益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层出不穷使投资者有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投资途径和投资方式,银行客户的行为会随着许多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如市场利率提高和国债发行时都会有一部分存款被提取。( 3 )消费者投资偏好的改变,如提取存款购买不动产、汽车、耐用消费品或基金、保险、债券、股票等,也会影响银行存款的稳定性。 ( 4 )银行业内的竞争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某家银行推出了新的存款业务配合以其他的个人理财产品吸引了大量客户转移资金。在国外,许多银行都有一定数量的核心存款 (即银行的忠诚客户所提供的相对稳定的存款) 在一般情况下,各银行的营业部经理可以预测到每个营业日的存款净流失额的概率分布。。在美国,总的情况是:拥有核心存款和少部分购入资金的大多数美国银行,其存款都相对比较稳定,特别是当期存款有联邦保险时,存款意外流失机会不大。对于中国银行来说,如何保留一定数量的忠诚客户和核心存款是必须面对的问题。2 、非正常状态下的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非正常状态下突发性银行存款大量流失对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造成的冲击极具破坏力。主要原因:第一,银行的债权人(个人储户和机构、企业存款人)突然担心银行的偿付能力;第二,其他银行的支付危机引起的波及整个银行业的“传染效应”。突发性的存款流失一般都是重大政治或金融事件的产物,例如政变、战争。解放前的中国就曾经因为日本的入侵而爆发大规模的挤兑,在随后的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的银行也因为南京国民政府的摇摇欲坠而遭受挤兑。 在和平时期,突发性的经济事件或金融危机也会引起人们的恐慌挤兑 。 20 世纪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就有大量的银行由于突发性的存款流失而濒临破产,并最终对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银行保持流动性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银行自己在资产负债表中“存储”流动性,另一途径就是直接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流动性。存储流动性就是保留一定的现金资产和信誉好、流动性强、易变现的证券,如政策短期债券等。当需要流动性时就出售这些证券,这种方法被称为资产管理。购买流动性主要是指通过在金融市场拆借资金、发行存款证、发行票据、发行证券等来筹措资金,弥补流动性不足,这种方法通常被称为负债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方式的选择:一般来说,较小的银行或欠发达的银行多依赖于对资产进行管理。这些银行在货币市场上的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收藏爱好者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事业编考题需要答案请私聊我发答案

认证主体莲池区卓方网络服务部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FXTU3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