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器正反转检测及细分电路.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701969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8.02.16 (21)申请号 201720683496.6 (22)申请日 2017.06.13 (73)专利权人 广东小厨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 道季华东路31号天安中心3座1003室 (住所申报) (72)发明人 杨华 何明强 张涛 樊光民  董远 王强 张绍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代理人 薛阳 (51)Int.Cl. G01D 5/353(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编码器正反转检测及细分电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码器正反转检测 及细分电路,包括编码器和触发器U1,而所述编 码器的A、B端分别连接触发器U1的CK端和D端,所 述触发器U1的输出端Q连接单片机的I/O口;所述 触发器为D触发器;所述编码器的A、B端连接同或 门电路U2的输入端,同或门电路U2的输出端Y连 接单片机的中断口;本实用新型采用硬件电路识 别出编码器正反转,单片机只需判断高低电平就 可判断编码器正反转状态,并且对编码器硬件进 行细分处理,简化了单片机的程序设计,提高可 靠性。 U 7 9 6 9 1 0 7 0 2 N C CN 20701969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编码器正反转检测及细分电路,包括编码器和触发器U1,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 器的A、B端分别连接触发器U1的CK端和D端,所述触发器U1的输出端Q连接单片机的I/O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正反转检测及细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为D 触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正反转检测及细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的A、 B端连接同或门电路U2的输入端,同或门电路U2的输出端Y连接单片机的中断口。 2 2 CN 207019697 U 说 明 书 1/2页 编码器正反转检测及细分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编码器检测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编码器正反转检测及细分电 路。 背景技术 [0002] 编码器由光电模块和光栅组成,光电模块输出的信号有A、B 两相  ,电机的主轴连 接着编码器带动编码器的光栅盘转动,光电模块检测光栅盘的转动,每度输出多少个脉冲, AB相的脉冲相差90度  ,程序通过检测A B相交叉点的时间之后哪一路是高电平来判断正反 转。 [0003] 但是现有编码器的处理一般都通过软件算法识别编码器正反转,缺少使用硬件电 路的监测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码器正反转 检测及细分电路。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编码器正反转检测及细分电路,包括编码器和触发器U1,而所述编码器的A、B 端分别连接触发器U1的CK端和D端,所述触发器U1的输出端Q连接单片机的I/O口; [0007] 所述触发器为D触发器; [0008] 所述

文档评论(0)

137****42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网文天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