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精神病院见习报告.docx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昌市精神病院见习报告 南昌市精神病院见习报告 探访精神病人的世界 南昌市精神病院见习心得 记得小时候每当不听话哭闹的时候,妈妈总是吓唬我:“再哭的话就把你丢在外边,让疯子把你带走!”那时候不知道疯子是什么,只是隐隐约约感觉是专门欺负小孩的坏人。慢慢长大一些后,才知道疯子就是“神经病”,是脑子有毛病的人。我们总是对这样一个群体存在着许多偏见:疯子是挨不得的,他们行为经常具有暴力和攻击性,具有危险性和不可预测性;疯子就相当于废人,等等。路上遇见穿着破烂、浑身肮脏的疯子,人们无一不绕道而走,胆大的小孩甚至往他们身上吐唾沫。在人们眼中,疯子是比乞丐还讨厌的。 搬家后,新家后面就住着一位疯子,她每天精力充沛地守在路口,对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骂骂咧咧。除了骂人她似乎什么也不会,甚至晚上一觉醒来,依然能听见她在阳台上破口大骂。邻居说她年轻的时候丈夫赌博输了全部身家,所以她疯了。我对她很是同情,但是对于这样一件事就让她精神不正常我表示很不能理解。 高中的时候,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叫做《疯娘》,疯娘虽然是疯子,但是她依然懂得爱护自己的孩子。故事很感人,我为之掉了很多眼泪。我在感叹母爱伟大的同时,对疯子产生了另一种思考:也许疯子并不只是我们想的那样糟糕,是不是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一面? 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我们从认识、了解正常心理慢慢过度到异常心理。疯子不是“神经病”,而是一种精神障碍,确切的说是精神分裂症。这个学期,因为学习了《变态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我了解了精神分裂症的各种症状:被害妄想、关系妄想,思维散漫甚至思维破裂等等。还有很多我所不能理解的如思维鸣响、刻板动作等症状。上课的时候,看着教材上列举的一些案例,我像看笑话似的,很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 真的非常高兴,能有一次去精神病院见习的机会。短短的一个下午,我感觉收获非常大。教材上的知识终于与实际联系起来了。亲自见识了精神病患者的言谈与行为举止以后,书上的症状变得明朗和容易理解起来。 在南昌市精神病院,我们小组分在了六楼。六楼都是女患者。走出电梯,大门紧紧关闭着,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跟着医生走进里面。首先,我们在医生的办公室里进行了一个简短的讨论,医生向我们介绍了一下病人的大致情况以及跟病人交谈需要注意的地方。医生尤其提到了要注意尊重病人,特别是对待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对于她们所说的内容要表示出充分相信,以及切忌与她们对质。医生将我们此次见习的过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和患者接触前的一次小讨论,第二部分是和病人接触面谈、观察病人的表现,最后是回到医生的办公室根据见到的个案进行深入讨论。 第一部分的讨论结束后,在医生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患者们的病房兼活动室。病房里空荡荡的,除了摆放着床铺似乎没有什么东西。病人们对于我们一群陌生人的到来有些表现出了兴趣,一直好奇地盯着我们看;有些人却完全没有关注我们,继续做着她们自己的事。一大间房子里,挤着这么多人,我有一些不习惯,但是这些病人却似乎生活得很好,至少我看到了一派“和谐”的景象。她们有的在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有的三三两两凑在一起玩纸牌、打麻将,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老太太一个人引吭高歌。 我们径直走到活动室最后一排大桌子后坐下,病人们有些好奇地打量着我们,没有人敢靠近。这时候,医生帮我们招呼一位大姐过来。她大约四十来岁,很爽快地就走过来了,她笑容满面,似乎心情很好。她坐下后,医生开始很自然地交谈起来,她对于医生的问话对答如流,就像是一位演讲家,讲话十分具有感染力。甚至有些得意地向我们炫耀着她过去的辉煌史。开始我们都没有发现病人的异常,直到谈话结束后,我们向患者鼓掌致谢,她突然情绪激动,认为我们鼓掌声音太小,自己开始用力拍着巴掌。原来这是一位轻躁狂病人。她思维奔逸,情绪高涨,动作也比较夸张。她还提到自己在十多年前是一位抑郁症患者,在抑郁症发作的时候,她甚至在手臂上割了狠狠的一刀,她向我们展示了她的伤疤,很长很深。而据她自己描述,她躁狂发作的时候,曾经在街上跑了三天三夜,不用睡觉,不用休息。后来和医生们讨论得知,这位患者具有双相障碍。 我这才联想到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时候,有一个17岁的女生她身上也有类似的症状。那时候,她十分喜欢找我聊天,喜欢向我述说她的成长史。说到动情的时候,情绪十分激动,甚至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那时候,我觉得这位女生就像是一位演讲家,我觉得自己完全比不上她。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位躁狂患者,直到现在才恍然大悟。 医生向我们引见的第二位患者就是那位喜欢一个人引吭高歌的老太太。医生在问她话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她不直接回答问题,而是针对医生的问话的最后一个词,唱出她联想到的歌曲。她有典型的“音联”现象。比方说,在我们离开病房的时候,我们对她说“谢谢”,她自然而然地唱起了“谢谢你,给我的爱……”我们没有从她身上得到一些关于

文档评论(0)

yanmei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