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门禁系统设置施工方案(20210120094359).pdf

隧道门禁系统设置施工方案(20210120094359).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编制依据 一、 编制依据 (1)《G4216线仁寿经沐川至屏山新市 ( 含马边支线 ) 段高速公路 LJ12 合同段沐川隧道施工图》 。 (2)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验收标准、 安全规则: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 《爆破安全规程》 《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 其他相关规程及标准。 (3 )现场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 (4 )我项目部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 平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杉木湾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线长度: 883m,起止桩号为 (ZK118+142~ZK119+025);右线长度:853m,起止桩号为 (K118+155~ K119+080),公路等级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设计速度为 80km/h 。 1. 工程地质 1.1 地形地貌 隧址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向云贵高原的过度带上, 峰峦起伏, 沟 谷纵横,地形陡峻,植被茂密。隧址区地貌上属构造剥低山地貌,地 形上坡体多呈短条状,丘脊与冲沟谷地略呈条带状,相间排列。隧址 区最高海拔高程约 605m,溪沟处海拔高程最低约为 400m,相对高差 大于 200m。场区内斜坡上植被较发育,以竹林为主,斜坡陡缓相间, 缓坡处多为旱地或梯田,陡坎处多基岩裸露,冲沟、坳沟内多为梯田 或鱼塘。 1.2 地质概况: 隧址区位于马边 - 沐川弧形构造内的利店 - 新凡乡斜内。该向斜脊 线波状起伏,以生基坪至大窝顶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段,西段与场 地工程无关,东段轴部在新凡至碳库一线。向斜轴部为白垩系地层, 西翼为侏罗系地层,隧道位于向斜南翼,岩层总体倾向北。场区内无 大型区域断层经过, 未发现断层, 地层产状受不同隧道所纯构造位置 的不同略有差异。 在场地地层中测得岩层产状 18°∠14~16 °,进口端岩层优势产状: 18°∠14 °,岩体主要发育裂隙有两组, L1:350~360 °∠78 °,裂缝 宽 3~5mm,间距 0.5~0.1m ,一般延伸 5~8m,裂面较平直;L2:270~280° ∠81 °,裂缝宽 1~3mm,裂面粗糙,无填充,间距 2~3m一般延伸裂缝 宽 0.5~1.5m 。出口端岩层优势产状: 18°∠16 °,岩体主要发育裂隙 有两组 L1:130 °∠78 °,裂缝宽 2~4mm,间距 0.5~0.1m ,一般延伸 1~3m, 裂面较平直; L2:242°∠80 °,裂缝宽 1~3mm,裂面粗糙,无填充, 间距 1~2m一般延伸裂缝宽 2~3m。 1.2. 水文地质 (1)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层特征 拟建隧道通过白垩系下统夹关组, 岩性以细砂岩夹薄层粉砂质泥岩 为主。隧址区地下水类型可以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和基岩裂隙 孔隙水。 赋存于粉质粘土及块、碎石得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 水的补给,其富水性差,透水性差,仅沟谷处富水性相对较好。孔隙 水分布范围有限, 沿斜坡向低洼处何溪沟河谷排泄, 该含水层无统一 水位,动态变化季节影响大。 基岩裂隙孔隙水赋存于细砂岩孔隙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 有的地段还可以同时获得松散类孔隙水和地表水沟补给,

文档评论(0)

wyl19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