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 公共经济学--杜振华.ppt

  1. 1、本文档共4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3.1 公债理论的发展 2.凯恩斯革命与公债观的转变—公债有益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最持久、最广泛的经济危机,史称“大衰退”,1936年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出版了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从根本动摇了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理论。凯恩斯把资本主义发生经济衰退和严重失业的原因归之于有效需求不足,即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他认为资本主义不存在自动达到充分就业均衡的机制,因而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在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下,经济稳定和充分就业是第一位的,财政是否平衡是第二位的,在萧条期间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国债的发行并不会减少私人资本,公债资金用于公共工程形成公共资本,其本身也是生产性的,可以增加社会总资本。因此,公债有益无害。 * 12.3.1 公债理论的发展 2.凯恩斯革命与公债观的转变—公债有益论 “凯恩斯革命”导致赤字财政政策和国家干预主义思想盛行于西方各国,并成为西方占统治地位的正统经济思想,受此影响,二战之后的西方主流学派经济学家大都赞成政府举债,对公债持肯定态度,认为政府为了稳定经济而负债是有益的、必要的。理由是公债必要时可以用于扩大消费和投资,公债用于投资也具有生产性,会促使物质财富增加,可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杠杆。 3.现代公债观的辨证发展——公债益害论 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非主流学派倾向于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公债观,对公债有害性的一面揭示较多。而主流学派则倾向于维护凯恩斯主义的公债观,对公债有益性一面的探讨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其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公债政策是否有效,如何才能有效。 * 12.3.1 公债理论的发展 3.现代公债观的辨证发展——公债益害论 (1)非主流学派认为公债政策无效或基本无效 ①理性预期学派。罗伯特·巴罗根据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有关征税和举债效应问题的比较,认为在理性预期下,政府以课税或举债筹资的实际效果相等,其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是无差别的,不会引起人们经济行为的调整,公债政策最终是无效的。这就是西方公债理论中被布坎南称作“李嘉图等价定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的一个著名命题。 ②货币主义学派。弗里德曼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政策将最终决定公债政策的有效性,公债政策自身无法单独有效。 ③公共选择学派。布坎南认为政府因内部效应,导致依靠发行公债来扩大公共消费,结果势必会摧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资本或资产。这种公债政策,实际上不仅无效,而且有害。 * 12.3.1 公债理论的发展 3.现代公债观的辨证发展——公债益害论 (2)主流学派仍认为公债政策是基本有效的 凯恩斯之后的主流经济学派(后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仍坚持认为积极的公债政策是有效的。当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衰退时,举债扩大支出将可刺激需求,对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但在反对学派的挑战之下,他们更加注重公债政策适用的经济条件(有效需求不足)、公债支出的投向(主要是投资性支出)、公债还本付息负担的安全性与公平性(债务规模与结构、债务转移问题)等的研究,从而深化了对公债的认识。 * 12.3.2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是现代西方公债理论的中心内容。许多理论也是围绕该理论展开的。 19世纪英法第二次百年战争(1689~1815)后期,英国因战争费用庞大,国库入不敷出。在如何筹措军费上,英国议会对征税筹款还是公债筹款展开了争论,经济学家也卷入其中。例如,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就认为,征税会减少消费支出,引起经济紧缩,而公债的方式影响要小得多。李嘉图则认为,无论是征税,还是发行公债,对经济的影响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这也就是后来被称为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基本思想。 * 12.3.2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只是简要地比较了征税筹款和举债筹款的效应,这就是后来发展成为以他名字命名的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指出:“一个国家为筹划战争费用或政府一般开支而课征的税,以及主要用来维持非生产性劳动者的税,都是从该国的生产性劳动中取得的。这种开支没有节省,即使不是增加到纳税人的资本之中,一般也会增加到他们的收入之中。如果为了一年的战费支出而以发行公债的办法征集二千万镑,这就是从国家的生产资本中取去了二千万镑。每年为偿付这种公债利息而课征的一百万镑,只不过是由付这一百万镑的人手中转移到收这一百万镑的人手中,也就是由纳税人手中转移到公债债权人手中。实际的开支是那二千万镑,而不是为那两千万必须支付的利息。付不付利息都不会使国家增富或变穷。政府可以通过赋税的方式一次征收二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