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乙酸的用途 醋酸的发展史 古代 中国 古罗马 公元8世纪 文艺复兴 自古就有从酒到醋的发现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之子黑塔因酿酒时间过长而发现醋。 醋中乙酸首登场 波斯炼金术士贾比尔,用蒸馏法浓缩了醋中的乙酸。 酒久成酸 古罗马人发现放久的酒口感越来越酸,且香气更加剧烈 进一步完善 人们通过金属醋酸盐的干馏制备冰醋酸。 乙酸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模型 C2H4O2 C H O O C H H H CH3COOH CH3-COOH O CH3-C-OH 或 或 羧基 (—COOH) 乙酸的妙用 1、醋是常见的调味品,食醋中约含有3%-5%的乙酸。流感爆发期,我们常在教室里撒上醋,用以消毒杀菌,防止流感传播。 需求分析 现实 需求 乙酸物理性质 乙酸的妙用 2、醋除水垢。大家都知道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等碳酸盐,醋里面的醋酸会与其发生反应,产生溶于水的矿物质和二氧化碳气体,一般超市都能买到白醋,放入水壶刻度的10%的白醋,然后加满水,烧开放置一小时左右,然后刷洗就可以了,陈醋也可以,但陈醋的效果没有白醋的好。 乙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 有哪些方法可以验证乙酸具有酸性? 酸碱指示剂 02 和碳酸钠反应 03 pH计 04 01 pH试纸 1. 酸性 试管 现象 结论 I II 乙酸的化学性质 溶液变红 产生无 色气体 乙酸显酸性 乙酸酸性比碳酸强 请用化学方程式或电离方程式表示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 I II CH3COOH CH3COO- + H+ 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H2O + CO2↑ 1. 酸性 乙酸的化学性质 和标准比色卡对比,发现稀醋酸的pH值小于7,呈酸性。 用pH计检测后,发现稀醋酸的pH值小于7,呈酸性。 乙酸的妙用 3、除鱼腥:在烹调鱼时,如果加一点醋,可除鱼腥味。用醋清洗刀、案等也能去腥。 往往我们在做红烧鱼时,不仅放醋,还要放酒,这样做出来的菜香味异常浓烈,特别能勾起食欲,这是为什么呢? 乙酸的化学性质 料酒中的乙醇和乙酸,在烹饪过程中反应,生成一种有特殊香味叫做乙酸乙酯的物质。 能否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快速生成乙酸乙酯呢? 能。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加热下可快速生成乙酸乙酯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并可闻到香味。乙酸乙酯:CH3COOCH2CH3 3、用酒精灯小心加热,观察现象。 1、在试管中先加入3mL乙醇,再慢慢加入2mL浓硫酸,摇动试管混合均匀,用手感觉温度变化。 2、再加入2mL冰醋酸,加入少量碎瓷片,如图连好装置。接上导管到3mL饱和碳酸钠的液面上(不接触液面)。 1、为什么要先加酒精,后加浓硫酸? 2、乙酸乙酯为什么浮在液面上? 3、为什么要加碎瓷片? 浓硫酸稀释放出热量;若酒精加在后,则会沸腾飞溅 反应物和生成物沸点低,碎瓷片防止暴沸 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且密度比水小。 物 质 沸点(0C) 密度(g/mL) 水溶性 乙 酸 117.9 1.05 易溶 乙 醇 78.5 0.7893 易溶 乙酸乙酯 77 0.90 微溶于水 不溶于盐溶液 混合物的加入顺序:乙醇、浓硫酸、冰醋酸。 4、蒸出的乙酸乙酯中含有哪些杂质? 5、为什么要将产物收集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6、反应中浓H2SO4的作用是什么? ①催化剂: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②吸水剂:吸收生成的水分,增大反应进行的程度 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性。 较多量的乙醇,较少量的乙酸。 物 质 沸点(0C) 密度(g/mL) 水溶性 乙 酸 117.9 1.05 易溶 乙 醇 78.5 0.7893 易溶 乙酸乙酯 77 0.90 微溶于水 难溶于盐溶液 7. 导管的作用: 导气、冷凝。不能将导管插到液面下,防止发生倒吸. CH3-C-O-H H-O-CH2-CH3 O 探究:乙 酸和乙 醇可能是以怎样的方式相互结合形成乙酸乙 酯的? 探究:乙 酸和乙 醇可能是以怎样的方式相互结合形成乙酸乙 酯的? 18O 酯化反应实质 18O 浓H2SO4 CH3-C-OH + HO-CH2CH3 CH3-C-O-CH2CH3 + H2O O O △ 乙酸 乙醇 乙酸乙酯 CH3-C-O-CH2CH3 O 取代反应 乙烯 乙醇 羟基 -OH 羧基 -COOH 官能团:反映一类有机物的共同特征的基团。 思考:乙酸的化学性质与

文档评论(0)

创新就是动力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