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七)电离辐射.ppt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七)电离辐射.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七)电离辐射(ionizing-radiation) 概念:量子能量超过12eV、可以引起生物体电离 的电磁辐射。 与职业卫生有关的电离辐射: X射线、γ射线、α射线、β射线、中子线 1、接触机会 ⑴核工业系统: ⑵射线发生器的生产和使用: ⑶放射性核素的加工生产和使用: ⑷天然放射性核素伴生或共生矿生产: 2、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和影响因素 ⑴作用方式: ①外照射: ②内照射: ③放射性核素体表沾染: ④复合照射: ⑵作用机理(生物效应): ⑶影响因素: 【电离辐射因素】 ①辐射的物理特性:电离密度和穿透力; ②剂量和剂量率:单位时间内机体所接受的照射剂量; ③分次或单次照射:分次照射比单次照射所需的剂量高; ④照射部位与面积:腹部反应最强,其次为盆腔、头颈、 胸部、四肢; ⑶影响因素: 【机体因素】 种系演化愈高,机体组织结构愈复杂,辐射 易感性愈强; 辐射易感性与组织细胞的分裂活动成正比,与分化程度成反比; 淋巴组织、胸腺、骨髓、性腺、胚胎呈高度易感性,肌肉、结缔组织的易感性较低。 3、放射病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分类 内照射放射病 放射性复合伤 放射性皮肤损伤 ⑴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概念】人体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受到多次全身照射,吸收剂量达到1Gy(戈瑞)以上外照射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分型】 (1)骨髓型(1-10Gy):最多见,以造血系统损伤为主,另有口咽部感染。 (2)胃肠型(10-50Gy):呕吐、腹泻(有时血水便),可并发肠麻痹、肠套叠、肠梗阻。 (3)脑型(50Gy以上):快速出现精神萎靡、意识障碍、共济失调、抽搐、躁动、休克等。 ⑵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概念】人体在较长时间(数周到数月)内受到电离辐射连续或间断较大剂量外照射,累积剂量大于1Gy所引起的一组全身性疾病。 【病理变化】造血组织破坏、萎缩、再生障碍,骨髓细胞异常增生,骨髓纤维化。 【临床表现】感染、出血、全血细胞减少及相应的并发症等。 【治疗】促进造血功能恢复,改善全身状况,预防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 ⑶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概念】人体在较长时间内连续或间断受到超剂量当量限值0.05Sv的外照射而发生的全身性疾病。 剂量当量:为衡量不同类型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将吸收剂量乘以若干修正系数,即为剂量当量。 ⑶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临床表现】 ①神经衰弱综合征:早期表现,可伴有消化功能障碍、性功能减退、月经失调等。 ②造血组织损伤症状:当累积剂量当量达到1.5Sv以上时;表现为外周血细胞全系减少。 【诊断原则】①职业史;②接触射线的剂量记录;③临床症状和体征;④实验室检查;⑤签别诊断。 ⑷内照射放射病 【概念】 大量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作为放射源对机体照射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途径主要是经口入消化道,其次为呼吸道,经皮吸收较少。 ⑷内照射放射病 【损伤特点】 ①放射性核素在体内持续作用,临床表现无分期; ②靶器官损伤明显: ③有些放射性核素具有化学毒性:如铀; ④可造成远期效应: 【诊断】除基本原则外,体内生物材料的放射性核素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⑸放射性复合伤 【概念】在核爆炸或核事故发生时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以放射损伤为主的复合烧伤、冲击伤等一类复合伤。 【临床特点】①存活时间短,死亡率高;②病程短,症状出现早,休克多见; ③ 感染难以控制; ④ 造血组织破坏严重; ⑤烧伤和创伤愈合困难。 【治疗】 ⑹放射性皮肤损伤 分类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分期: ①初期反应:红斑、轻度水肿、刺痛、搔痒、触痛、麻木感、灼热感等; ②假愈期:症状消失,此期与照射剂量有关,剂量越大,此期越短,甚至无此期。 ③极期:初期症状又出现,其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Ⅰ、Ⅱ、Ⅲ度皮肤损伤的症状各不相同。 ④恢复期:恢复程度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治疗】 ①快速脱离放射源,清除沾染物,避免再照射; ②照射创面包扎,避免各种理化因素刺激; ③大面积损伤或程度严重者: 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功能、镇静止痛等; ④局部对症处理: ⑤长期不愈的溃疡,可疑癌变者,尽快手术治疗。 ⑺电离辐射远后效应 ①诱发肿瘤:如白血病、甲状腺癌、支气管肺癌、乳腺癌、皮肤癌等。 ②其它效应: 白内障: 生长发育障碍: 性腺损伤: 血

文档评论(0)

卖报的小行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