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课件ppt参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灸后处理 (1)施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水泡,只要不擦破,可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 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疱,放出水液,再涂以龙胆紫。 (2)瘢痕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疮面局部勿用手搔,以保护痂皮防止感染 艾灸治疗常见病的处方 (一)感冒 感冒常由外感风寒,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等为主要表现。 治则:疏风解表散寒。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 操作步骤: 1、取穴:风池、大椎、曲池、合谷、尺泽。 2、配穴:风寒加风门、肺俞、列缺;气虚加足三里;身痛加大杼;腹痛、腹泻加神阙。 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2次,至治愈。 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至痊愈。 特别提示:对于体虚易感冒者,可在夏季进行预防性治疗。在感冒流行季节可按上述方法预防性治疗一周。 (二)面瘫病 面瘫常由风寒外袭,入中面部经络,以一侧面部肌肉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初起时有耳后疼痛。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周围性面瘫。 治法:疏风通络,行气活血。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 操作步骤: 1、取穴:翳风、颊车、地仓、合谷、阳白。 2、配穴:风邪胜者加灸太阳、风池;气虚者加灸足三里。 (三)泄泻病 泄泻亦称腹泻,常有脾胃虚弱、湿邪内盛而致,以致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治则:健脾化湿。常用悬灸法、隔盐灸法。 操作步骤: 1、取穴:天枢、足三里。 2、配穴:胃脘胀痛者加中脘、内关;湿盛者加上巨虚、阴陵泉;脾胃虚弱者加脾俞、公孙、气海;命火虚弱者加命门、肾俞、关元、神阙;肝木乘脾者加脾俞、太冲。 艾 灸 ――moxibustion 目 录 一、灸法概述 二、灸法材料 三、灸法作用 四、灸法种类 五、灸感及灸法补泄 六、施灸的注意事项 七、常见疾病的治疗 艾 灸 灸法概述 灸法是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烧灼、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说文解字》载:“灸,灼也,从火音久。 灼以艾火曰灸。” 《孟子·离娄篇》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医学入门》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 灸法材料 艾属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有生长,以蕲州产者为佳,故有“蕲艾”之称。 灸 法 材 料 艾 的 性 能 《名医别录》:“主灸百病” 《本草纲目》:“艾叶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 肃杀之气为融合;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本草从新》:“ 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情,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灸法的作用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和寒邪为患的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症 《素问?调经论篇》:“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素问?异法方宜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一)温经散寒 (二)扶阳固脱 阳气下陷或欲脱的危证,皆可用灸法。临床上,各种虚寒证、寒厥证、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泄、久痢、痰饮等。 《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 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三)消瘀散结 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疾病。 《灵枢?刺节真邪》“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四)防病保健 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可调理亚健康状态。 《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 《医说·针灸》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五)引热外行 灸能使皮肤腠理开放,毛窍通畅,热有去路,从而引热外行。临床常用来治疗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甲沟炎等 《医学入门?针灸》:

文档评论(0)

日度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