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学其他方法与基本原理.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基本原理 1 胚胎期 1、胚胎期:指在大陆板块内部伸展拉张形成大陆裂谷的时期,现代实例为东非裂谷底下; 2、初始洋盆期:指陆壳分裂形成狭长的海槽,局部出现洋壳,现代实例为红海; 3、成熟大洋期:由于大洋中脊的向外扩张,大洋边缘尚未出现俯冲消减,使大洋盆地迅速扩大,现代实例为大西洋; 地壳拉张 形成裂谷 2 初始洋盆期 3 成熟大洋期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基本原理 4 衰退大洋期 4、衰退大洋期:大洋中脊持续扩张,但大洋边缘出现俯冲消减,使洋盆出现萎缩,面积缩小,现代实例为太平洋; 5、残余洋盆期:随着大陆板块的相互挤压,洋壳快速消减,洋盆急剧萎缩,出现残留的小洋盆,现代实例为地中海; 6、消亡期:随着大陆板块的碰撞,洋盆最终闭合,海域消失,形成造山带,沿碰撞带(古缝合线)残留洋壳残余(蛇绿岩套—由基性、超基性岩(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枕状玄武岩和远洋沉积组成的“三位一体”共生综合体,代表洋壳残片),现代实例为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 5 残余洋盆期—地中海 始新世 6 消亡期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基本原理 活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 火山岛弧 弧后盆地 地台 陆壳板块 板块构造与地槽地台的关系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基本原理 二)大陆边缘(大陆造山带) 与稳定的板块内部不一样,位于板块边缘的大陆边缘一般在早期强烈下降、接受大量沉积,而在晚期褶皱上升、岩浆侵入、形成造山带。在这个过程中,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构造变动和成矿作用都存在某种规律性的巨型旋回现象。所以,把一个大陆边缘由开裂沉降,闭合褶皱隆升成山的这一过程称为大陆边缘旋回或造山带旋回。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基本原理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基本原理 大陆边缘旋回各阶段特征对比表 沉积作用 岩浆活动 构造变动 成矿作用 大陆边缘旋回 晚期 磨拉石沉积组合 复理石沉积组合 基性喷发 酸性侵入 断裂(张性)褶皱、变质(挤压) 膏盐煤 与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内生金属矿床 早期 碳酸盐沉积组合 海底火山喷发沉积组合 远洋沉积组合 滨浅海碎屑沉积组合 基性、超基性喷发 断裂(张裂) 铁、铝、锰、磷 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内生金属矿床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基本原理 欧美习用:加里东(Caledonian)构造阶段 (Z-Pz1),海西(Hercynian/Variscan)(华力西)阶段(Pz2),老阿尔卑斯阶段(Old Alpedic)(Mz),新阿尔卑斯(Young Alpedic)阶段(Cz)。 中国:阜平吕梁阶段(Ar);吕梁晋宁阶段(Pt1-2);加里东构造阶段(Z-Pz1);海西(华里西)构造阶段(Pz2);印支构造阶段(T);燕山构造阶段(J-K);喜马拉雅构造阶段(Cz). 大地构造分区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基本原理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基本原理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放射性元素有固定的衰变常数,即每年每克母体同位素能产生的子体同位素的克数。因此,分别测定岩石中矿物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母体同位素)及由其蜕变产物(子体同位素)的含量,就可以计算出该矿物从形成到现在的实际年龄。 五、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基本原理 计算公式: t-被测矿物或岩石的年龄;λ-衰变常数,即单位时间内母体同位素衰变出子体同位素的原子数;D-为t时间内由原始总数为P0的母体同位素所产生的子体同位素原子数;P—为在t时间后剩余的母体原子数。 同位素种类很多,能用来测定矿物或岩石年龄的必须满足条件是: (1)衰变常数必须准确地测定; (2)先要确定现存子体同位素丰度; (3)母体或子体同位素不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增加或丢失。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基本原理 在石油天然气勘探中已普遍采用地震、测井等地球物理学方法,它们在地层对比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测井技术在开发地质和油田细分层中发挥着主力作用,在区域地层对比中也有重要意义。地震资料对比地层在区域地层对比中更是举足轻重。 六、地球物理学方法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基本原理 麻柳场含气构造嘉陵江组嘉四3地层对比图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基本原理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基本原理 火山喷发、古地磁反向、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变化、恐龙绝灭及外星撞击地球等,都是地质历史上突然发生的、难以预测的、稀有的突变或灾变现象,都是有突出影响事件。 七、事件地层学方法(Event Stratigraphy) 它们把处在长期缓慢演变的“正常”状态打断。并以此为转机,有机界和无机界走上新的发展阶段,使地质历史及地层形成的过程显示出阶段性。这些事件则成为地层对比划分的自然标志。其中最重要的是事件的等时性。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基本原理 大陆漂移说 大陆本来是直接连在一起 地层学的其他方法和基本原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uoduo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