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社会调查范文.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时下流行的一个词看病难,什么是看病难呢,看病难的现状、原因和对策是什么呢 卫生部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约有近半居民有病不就医,百分之二十九点六的居民应住院而不住院。以下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看病难”社会调查,以供大家参考!   “看病难”社会调查   医改三十年挣扎与迷雾   1985年,中国首轮医疗体制改革正式开始实行。   二十年后的2005年,《中国青年报》刊文,披露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课题组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中那句“中国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令舆论一时哗然,卫生医疗体制这潭不时被搅动的湖水再也无法平静下来。   2006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新一轮医改研究制定工作正式启动。同年10月,胡锦涛强调,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改革旗鼓重振已经势在必行。   2009年3月,经过三年蛰伏,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标志,新医改大幕重新拉开,这次的目的,是探索一条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医疗改革的中间道路。   在中国,“看病难”的本质是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失衡。短缺的医疗资源供给面对源源不断的就医需求,日益显现出力不从心。与此同时,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结构也在失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些地方、行业、人群卫生服务供给过剩,另一些却面临着僧多粥少的窘境。   2009年新医改面临的不仅仅是这些。   不仅仅是失衡的天平,更是二十年成效甚微对于公众信任的消耗。   新医改已经被推至了历史的分水岭上。   2018年,新医改推行进入第十年,中国医改已经走过三十载。在泥潭和迷雾都一并经历过后,新医改是否给中国的医疗卫生生态带来转机呢它是否仍然面临着如当初那般艰巨的挑战呢   医疗资源分配现状曙光初现   新医改带来的最直观感受是资源的增加以及负担的相对减轻。   相比旧医改的最后一年2005年,自2009年开始,三级医院的诊疗压力得到了一二级医院的部分分担。二级医院的医生人均日担负诊疗人次均有明显增加,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床位使用率均有提升;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医生人均日担负诊疗人次之差从2005年的3人次缩小为2015年的1人次左右。虽然只有人均约0.2人次的变动,然而乘以多达7000家的二级医院总数以及更加庞大的医务人员人数,仍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数字。   一二级医院资源利用率也正在上升。   在医疗资源质量的日益提升和标准化之下,乡镇医院、社区医院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得到承认,中国百姓长期以来坚守的“看病去大医院”的理念在用脚投票的实践中一次又一次地被冲击。   观念的改变需要假以时日,而质量的提升是最好的劝服方式。   医疗卫生人员和床位数,直接对应了“谁来看病”和“看病住哪”这两大百姓就医最关心的难题。而每千人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人数,以及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作为将地区人口综合考虑在内的指标,则更有实际意义。   05年以来,这两个指标的总体数值都在上升。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后,京沪二地的每千人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人数从极高值回落到与其他地区基本相当的水平;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也已远低于2011年,并在2015年后与其他地区基本保持同频增长。   地区之间的差异在2013年后得到相对缓和,省份间分布不均似乎正在改善。   然而,医疗资源的地区性分布不均得到了实质性缓解吗   平衡分配差异显然不如在中国地图上规划蓝图那么简单。2015年东部地区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为2人,西部与中部仅为7人;东部地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量为5人,而西部和中部分别为3人、2人。同时,在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的东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对医疗资源的占有量却极为不平均。“数据上看起来差异很小,但是考虑到中国如此大的人口基数,差异其实是很大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姚泽麟老师解释道。   在每千人床位数的空间分布上,这种差异却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东部地区稠密的人口,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医疗资源丰富的总量所带来的福利。与医疗卫生人员资源的相对宽裕相比,东部地区每千人享有的床位资源反倒是东中西三大区域中最少的。   总量的巨大与人均的短缺之间隔着人口总量的巨大鸿沟。再丰富的医疗资源平摊到巨大的人口数字上也只化为杯水车薪;而在西部和中部地区,相对稀疏的人口反倒纾缓了病患带给床位的压力。   巨大的人口基数,是医疗资源分配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而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城市内部发展不协调,则提出了第二个难题。   即便在城市内部,医疗资源的空间分布也极为不均衡。   三级甲等医院,简称三甲医院,作为提供地区最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是中国内地对医院实行“三级六等”的划分等级中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考试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提供各类职业考试、编制考试精品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