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64(树) 本次资源 第16讲 热流道及其模具设计要点.ppt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64(树) 本次资源 第16讲 热流道及其模具设计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教研室 AMETHYST 二、对塑料品种的要求: 热稳定性好:粘度的温敏性弱,低温下也保有良好流动性,加工温度范围宽→降低 工艺条件控制的 要求。 对压力敏感: 既防止流涎又保证充填 固化温度和热变形温度高:早凝早顶出,缩短周期,避免降解 比热容小: 快凝快熔,与生产节奏匹配 导热性好: 快速定型 所以,一般PC 不考虑采用热流道,PVC、POM也比较困难。PE、PP、PS、ABS应用较多 。随着工艺技术发展,目前,几乎所有热塑性塑料都可采用热流道。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教研室 AMETHYST 三、常见的热流道设计:绝热流道与加热流道 (一)、绝热流道 原理:塑料导热性差,设计大截面的主流道和分流 道形成保温桶效应,辅以空气隙 绝热。 1、井式喷嘴(绝热主流道,单腔模) 1)、主流道杯的设计 大容积储料井(容积为塑件 的 1/3~1/2)+点浇口 R3.5~6,斜度10~15°; R35~40与喷嘴吻合 杯外壁可加工环槽形成空气隙绝热。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教研室 AMETHYST 2)、改进型式 减少杯、模接触时间的结构,弹簧浮动式; 尖嘴加热式; 反锥度加热嘴,停车后自动拉出主流道杯凝料。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教研室 AMETHYST 2、多型腔绝热流道(绝热分流道): 结构:大直径圆截面分流道,一般φ16~32,最大达到φ70 分流道板——加工圆截面流道、开设凹槽形成 空气隙 1) 点浇口形式 图5.37B 一级浇口套、一块分流道板(凹模)。 2) 直接浇口形式 图5.37A 定模座板和定模板之间加分流道板 需要二级直接浇口套 ,外形制出凹槽。 制品会带有小段直接浇口的凝料。 3. 模具设计与凝料清除 开设凹槽空气隙减少分流道板与定模 板之间的接触面积 ,减少热量损失; 设计机床上能够快速启闭分流道的铰 链,以便停车后清理凝料。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教研室 AMETHYST (二)、加热流道 原理:在流道内或附近设置加热器使喷嘴到浇口之间的塑料保持熔融态 1、单型腔加热流道——延伸喷嘴 P129 2、多型腔加热流道——外加热与内加热 P130图5.40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教研室 AMETHYST 1. 单型腔加热流道——延伸喷嘴 是去掉了储料井,普通喷嘴加长后与模具浇口部位直接接 触 传热的一种喷嘴。喷嘴自带加热器,型腔采用点浇口进料。 克服了井式喷嘴浇口冷料或冷凝堵塞的缺点。 延伸喷嘴的要点与尺寸 1)绝热设计: 要防止喷嘴过多的向低温模具传热,使温度难以控制, 必须采取有效的绝热措施。 塑料绝热层:喷嘴与浇口套之间塑料层厚度0.5~1.5,不适于 热稳定性差容易分解的塑料。 空气绝热层:喷嘴与浇口套浇口套与定模板之间凹槽空气隙。 2)延伸喷嘴的环形支承面设计: a)保证塑料层厚度 b)保护浇口套,不被喷嘴顶坏或变形;还起密封作用。 3)浇口直径一般取φ0.75~1.2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教研室 AMETHYST 1)、外加热式——热流道板 设计要点: ①热流道板限位螺钉或垫块造成四周空气隙,与模具的 其余部隔热 ②主流道和分流道截面圆形φ5~15、光滑密封 ③分为主流道型与点浇口型。 前者制品会有浇口凝料。 后者考虑喷嘴前端 点浇口部位的绝热塑料层设计。 ④需要二级浇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