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生产技术 牛羊生产实习及照片 牛生产学实验指导书.doc

牛羊生产技术 牛羊生产实习及照片 牛生产学实验指导书.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3 《牛生产技术实验实习指导》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仪祉农林学院 目 录 实验一 牛的品种识别 实验二 牛的外貌鉴别、体尺测量、活重估测、年龄鉴定 实验三 乳牛线性外貌评定 (50分制) 实验四 牛的屠宰测定 实验五 原料乳的检验 实验六 牛乳乳脂率测定 实验七 乳牛的挤乳技术 实训一 奶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实训二 奶牛的繁殖育种技术 实训三 综合实训 实验一 牛的品种识别 一、目的要求:通过本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对乳用、肉用、役用及兼用等不同经济类型牛的识别能力,并了解主要品种的原产地及分布情况,外貌特征、生产性能及主要优、缺点等。尤其是重点要求掌握不同经济类型牛主要品种的外貌特征及从外型上初步判定品种的纯杂程度。 二、实习材料: 1.乳用、肉用、役用及兼用等不同经济类型牛的品种若干头。 2.品种图片,挂图,牛品种电子演示文稿(PPT),牛品种VCD。 3.计算机和投影仪。 三、实习方法: 1.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到校内、外养牛场进行现场观察,识别不同经济类型牛的外貌特点及品种特征。在听取教师讲解介绍的同时,对牛只进行详细的观察。 在外形上最能反映不同类型及品种特征的部位有头部、体型、毛色、蹄及尾帚等。现将主要观察内容分述如下: ①头部:头的长短、宽窄,额的凹突,颜面轮廓,毛色特征,角的大小和形状颜色,眼,鼻镜及眼睑颜色等。 ②体型:体躯高矮、长短、宽窄、深浅,肌肉发育,脂肪沉积程度及体质类型等。 ③毛色:被毛长短、粗细、颜色、花片,背脊毛颜色及生长方向等。 ④蹄:蹄的大小、形状,蹄壳颜色等。 ⑤尾帚:尾的长短、颜色特征等。 2.放映牛品种电子演示文稿及牛品种介绍VCD片段。 四、实验报告:总结出各种经济类型牛各品种牛的体型结构和品种特征。 实验二 牛的外貌鉴别、体尺测量、 活重估测、年龄鉴定 牛体表各部位的识别 (一)目的要求:学会各种用途牛的体躯各部位的识别,掌握各部位的名称,以便在鉴定牛只,疾病治疗和其它有关方面的记载与指导。 (二)材料: 1.牛体外貌和骨骼结构的挂图。 2.牛的模型及骨骼标本。 3.各种用途的活体牛只(奶牛、肉牛、役牛)。 (三)方法与步骤: 1.先通过对挂图、标本及模型的了解,指清楚牛的各部位。 2.现场识别各种用途牛的外表各部位及其结构。 (四)作业与报告: 1.绘制牛的外貌图,并标明各部位的名称,及其界限。 2.说明不同用途牛体各部位的特点。 附:牛体各部位名称 牛的体尺测量、体尺指数的计算和活重估测 (一)目的要求:熟悉牛的体尺测量方法,并了解牛体的生长发育情况及体躯结构的特征,掌握活重估测的公式和方法。 (二)材料及工具: 1.乳牛或其他用途牛若干头。 2.测杖,卷尺,圆形测定器及测角计等。 (三)方法与步骤: 1、应先预习《牛生产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有关测量鉴别部分的内容。 2.分组进行操作,由教师分别指导。 3.分别测量以下各项:头长、额小宽、额大宽、体高、背高、腰高、尻高、臀端高、后腿高、前腿高、胸深、背长、腰长、尻长、体斜长、体直长、胸宽、后躯宽、髋宽、坐骨端宽、胸围、腿围、管围等。 4.将所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记录本上。 (四)作业与报告: 1.将所测量的数据分别列表记载下来。 2.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以下体尺指数,并分别说明其所说明的问题,计有:肢长指数、体长指数、胸宽指数、髋胸指数、体躯指数、尻高指数、尻宽指数、管围指数、胸围指数、腿围指数、额宽指数、头长指数等。 3.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应用凯透罗氏公式或约翰逊氏公式以计算其体重,最后有条件的话,用平台式地秤来实测其体重并与计算出的体重进行比较。同时直接查阅表2—1、2—2也可以得出成年乳牛及犊牛的估计体重。 (1)凯透罗氏法(公式): 体重(kg)=胸围2(m)×体直长(m)×87.5 此公式适用于乳牛或乳肉兼用牛。 (2)约翰逊氏法(公式): 体重(kg)=胸围2(cm)×体斜长(cm)÷10800 此公式以往在黄牛上用得多,但经验证明,此公式所估测的体重与实测重差异较大,故不适用。 (3)校正的约翰逊法(公式): 体重(kg)=胸围2(m)×体直长(m)×100 (4)各龄乳牛体重估测公式: 6~12月龄:体重(kg)=胸围2(m)×体斜长(m)×98.7 16~18月龄:体重(kg)=胸围2(m)×体斜长(m)×87.5 初产至成年:体重(kg)=胸围2(m)×体斜长(m)×90 (5)水牛体重估测公式: 体重(kg)=胸围2(m)×体斜长(m)×80+50 (6)犊牛断奶体重,统一按180天计算,不足或超过180天者,按下式校正: 校正断奶体重(kg)=(断奶重-初生重)÷实际哺乳日数×180+初生重 (7)上述约翰逊估重公式中的系数(10800),不适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