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年8月 南昌大学医学院麻醉学专业 南昌大学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教学评估汇报 南昌大学医学院麻醉学专业教学评估汇报 气管内插管的临床应用 临床麻醉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心肺复苏 第一节 插管前准备及麻醉 一、术前检查和评估 1、病史:复习病史,过去有无麻醉记录,有气管插管困难病史的病人,要特别重视气道问题。 2、一般检查:外貌、体形、下颌、牙齿异常,常提示有气管插管困难的可能。 3、头颈活动度:检查寰枕关节及颈椎 的活动度是否直接影响头颈前屈后伸, 对插管所需的口、咽、喉三轴线接近重 叠的操作至关重要。 4、检查甲颏距离:(thyromental distance), 正常值在6.5cm以上。如果此距离小 于6cm,可能发生窥喉困难。 5、口齿情况:正常人张口度为3横指,舌-颌间距在正常人不少于3横指,而甲状软骨在舌骨下2横指,此即所谓3-3-2法则。 6、气道分级(Mallampati气道分级): 方法:端坐最大程度张口伸舌发“啊”音,同时观察口咽部。 Ⅰ级:可见咽峡弓、软腭 和悬雍垂 Ⅱ级:仅见软腭和悬雍垂 Ⅲ级:只能看到软腭 Ⅳ级:只能看到硬腭 7、鼻腔、咽喉:拟行经鼻插管的病人 应询问鼻腔通畅情况,咽喉部检查有无 炎性肿块,咽后壁脓肿及喉炎等,严重 时在全麻诱导时即可出现窒息死亡。 8、辅助检查:X线检查用于怀疑有气管 移位以及有颈部症状的患者。 二、插管用具及准备 气管插管包(面罩 、气管导管、喉镜片、口咽通气道、牙垫、管芯、吸痰管等) 1、面罩 适用于现场急救和短时间人工通气管理。 2、气管导管 是由质地坚韧、无毒性, 对咽、喉、气管等组织无刺激,也不引 起过敏反应的塑料或橡胶制成的管壁光 滑的导管。 气管导管的型号及选择: 成年男性常用ID7.5~8.5,插入深度23cm 成年女性多用ID7.0~8.0,插入深度21cm 鼻腔插管多选用ID7.0~7.5 小儿气管导管选择参考公式ID=岁/4+5 气管导管插入深度(cm)=年龄/2+12。 小儿气管导管选择的最适中尺寸推荐 年龄 导管内径(mm) 年龄 导管内径(mm) 新生儿 3.0 6岁 5.5 6个月 3.5 8岁 6.0 18个月 4.0 12岁 6.5 3岁 4.5 16岁 7.0 5岁 5.0 3、麻醉喉镜(laryngscope) 是直接窥喉 时协助气管插管的重要工具,通常由喉 镜柄及不同类型的喉镜片组成。 4、其他辅助插管用具 纤维光导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 气管导管管芯(stylet) 插管钳 牙垫 喷雾器 麻醉机和吸引器必须在 备用状态 三、插管前麻醉 1、预充氧 2、全麻诱导 3、局部麻醉 第二节 气管内插管 一、气管内插管方法 根据径路可以分为经口(oratracheal intubation) 或鼻腔插管 (nasotracheal intubaition)。 按插管时是否显露声门又可分为明视或盲探插管法。 二、气管插管适应证 5、对一些不利于病人生理 的手术体位 6、手术部位在头、颈部或 上呼吸道难以保持气道 通畅。 7、使用面罩控制呼吸困难 的病人。 8、保证影响呼吸道畅疾病。 三、气管插管的禁忌证 1、喉水肿 2、急性喉炎 3、喉头粘膜下血肿 四、经口明视插管法 1、面罩通气 在给予麻醉药的同时,用面 罩给予病人进行纯氧通气2~3分钟,供氧 排氮,即“预充氧”。 2、经口插管的头位 病人平卧,头部置于“以鼻嗅味”的位置 (sniffing position),使口、咽、喉 三轴重叠。 3、喉镜置入 左手持喉镜,右手开放病人口腔,喉 镜片避开门齿,轻柔从右嘴角进入口。 喉镜片在前进过程中逐渐移向左侧, 将舌体挡在其左侧。 看到会厌后,将弯喉镜片置入会厌谷, 将喉镜向前上方提起,显露声门。 4、导管插入气管 显露声门后,右手以握毛笔状持气 管导管从口腔的右侧进入,将导管前端 对准声门后,轻柔的插入气管内,直 至套囊完全进入声门。 确认导管进入气管的方法 直视下导管进入声门 压胸部时,导管口有气流 人工通气时,可见双侧胸廓对称起 伏,听诊双肺可听到有清晰的肺泡 呼吸音。 如用透明导管,吸气时管壁清亮, 呼气时可见明显的“白雾”样变化 病人如有自主呼吸,接麻醉机后可 见呼吸囊随呼吸而张缩 如能监测呼气末分压(ETCO2)则 更易判断,ETCO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