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2020玉米干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玉米干燥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一、 工作简况 1 任务来源 本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 2019 年第二批推荐性国家标 准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 [2019]22 号)立项,项目编号为 T-449。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课题 “玉米干燥规程标准的研究” 是项目 “重要农林产品现代加工质量提升 共性技术标准”的子课题。 2 协作单位 项目的主持单位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课题承担单位为国 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课题其他参与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 研究所、内蒙古大学和北京物资学院。 3 主要工作过程 2016 年 7 月~ 12 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对我国玉米干燥现 状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我国黑、吉、辽、内蒙、新疆等地区存在以下问题:新 收获的高水分玉米因未及时干燥造成霉变损失、 或因干燥工艺选择不当造成干燥 不均和降质降等、尾气环境污染等。 2017 年 1 月,标准《玉米干燥技术规范》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 究院提出,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2017 年 2 月,针对我国玉米干 燥现状及现有干燥标准对玉米干燥工艺、 干燥品种和干燥品质等内容阐述模糊或 缺乏等问题, 确定对原标准 GB/T 21017-2007 中:1、范围;2、规范性应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要求; 5、干燥技术要求; 6、安全技术要求; 7、干燥 成品质量及检验等七个方面加以修订。 2017 年 3 月~ 4 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吉林大学、 辽宁省 粮食科学研究院、 郑州中粮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 司和中储粮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等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成立了标准编制组。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就有关标准制定原则及起草工作进行了说明 1 和具体分工, 制定了起草工作时间表。 2017 年 5 月~7 月,标准编制组进行标准 起草。 2017 年 8 月,编制组提出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框架,经技术负责人大纲审 查后,2018 年 3 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完成初稿和统稿任务, 2018 年 6 月完成初稿汇总和修改后, 2018 年 7 月和 2019 年 5 月进行了两次内部专家 讨论, 2019 年 6 月与编制小组讨论修改稿件, 现于 2019 年 7 月~8 月通过相关行业征求意见,发送“征求意见稿”的单 位数 10 个,收到“征求意见稿”后回函的单位数 10 个,收到“征求意见稿”后 回函并有建议或意见的单位数 10 个,对反馈意见进行汇总分析,经过修改后, 2019 年 10 月完成标准《玉米干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并提交上报。 4 主要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主要起草单位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吉林大学、辽宁省粮食 科学研究院、郑州中粮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中储粮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为唐柏飞、何毅、吴子丹、郭道林、靳祖训、张忠杰、吴文福、 尹君、王小萌、高树成、李杰、贾生活、郭军峰。标准起草人负责收集国内玉米 干燥信息, 撰写标准的主要内容, 组织并参与标准初稿的讨论, 对相关的技术细 节补充完善等。 二、 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 1 编制原则 本标准按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符

文档评论(0)

ly22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