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及答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试卷及答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19年八年级上册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两大部分,满分100分。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 4.试题及答案靠后可以从“焦作基础教研网“下载。 题号 选择题 非 选 择 题 总 分 31 32 33 34 35 36 分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案栏相应位置。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拒绝 B.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C.禁烟运动打击了其在华的侵略利益 D.打开中国市场 2.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省份是 A.江苏 B.广东 C.浙江 D.福建 3.下图中s所代表的地区是通过哪两个条约被割占的 ①中俄《北京条约》 ②中俄《瑷珲条约》 ③中俄《改订条约》 ④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A. 林则徐 B. 曾国藩 C. 刘铭传 D. 左宗棠 5.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的是清政府的哪支舰队 A.北洋舰队 B.福建舰队 C.南洋舰队 D.长江舰队 6.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最能体现作者描述状况的是某不平等条约中的哪项规定 A. 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划定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D.割占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7.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1895年他曾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没有一点积极影响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D.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8.距今100多年前,“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一“礼物”指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宝岛台湾 C.签订《辛丑条约》??????????? D.英国强租新界 10.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活跃荧屏。下列历史影片中,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走向共和》 ④《火烧圆明园》? ⑤《甲午风云》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②④⑤③? D.③④⑤①② 11.能够到北京大学就读是很多青年学子的理想,它创办创办之初的名字是 A.太学 B.京师大学堂 C.同文馆 D.国子监 12.从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最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主导地位 B.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C.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发展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13.湖北省会武汉曾是我国近代工业化发展较早的地区,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下列事件中,首先发生在这里的有 A.辛亥革命爆发 B.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C.中国同盟会成立 D.中华民国成立 14.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居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这体现了孙中山哪一方面的思想 A.民生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粹主义 D.民权主义 15.“一曰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七月不讲对仗,八月不避俗字俗语。”这段话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提倡民主共和 B.提倡新文学 C.提倡新道德 D.提倡科学 16.“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这句话应该出自哪篇文章 A.《庶民的胜利》? B.《敬告青年》 C.《尝试集》? ?D.《狂人日记》 17.1919年6月英国《泰晤士报》发表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

文档评论(0)

qing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