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病防控的历史发展PPT课件.pptx

中国慢病防控的历史发展PPT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慢性病防控2 0 年主要内容回顾做出的努力与进步挑战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展望确定的目标与条件努力与进步思考:如何概括慢性病防治这20年我 们所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答案:我们始终沿着使用公共卫生策 略解决慢性病防治的正确方向/可以载入史册的中国慢性病防控工作1959年中国学者提出:让高血压低头!1969年以人群防治 研究为目标的首钢模式诞生1976年全国第一次以恶性肿瘤为主的全死因回顾调查( 1973-1975年),发现我国存在几百个癌症聚集性高发地区, 1979年,中国第一本恶性肿瘤地图集编辑出版1984年大庆糖尿病人群干预研究,被誉为世界糖尿病防治 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但这只是零星事件,并未形成人群防控的政策和共识对公共卫生职能的思索1995年美国提出,面对非传染病的挑战,公共卫生在 组织形式、运作机制和与私营部门的关系上都应 进行改革,并重新确定公共卫生的核心职能.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去的公共卫生系统基 本上是为应付传染病设立的,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 要.对公共卫生职能的思索在全球,即使在有发展良好和资源丰富的卫生服务国家,最 近人们也表示担心,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不能应对当前的公共 卫生问题,这是不足为奇的。仍然仅仅侧重于公共卫生较传统内容(供水环境卫生设施 卫生学和传染病控制)的卫生系统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卫生服 务的期望,这些期望无疑今后要继续扩大,特别当人们了解 了决定健康的社会经济和其它因素之后。因此有必要采取 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措施,以确定公共卫生所有关键内容。第53届(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委员会文件---基本公共卫生职能中国慢性病防控里程碑1994年底卫生部防疫司更 名疾控司设慢病处,为运 用公共卫生策略解决慢性 病问题奠定了组织基础LOGO做出的努力与进步20年来策 体略 系调 发整 展带来组 策织 略转 调变 整带/Company Logo20年—组织转变带来策略调整1995年健康促进项目打开我们的视野,社会市场学、传播学、社会营 销学让我们懂得健康教育不是喊口号和拍脑门1997年建立全国首批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大张旗鼓倡导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综合防治1998年提出慢性病防治战略的六个转变,与当前全球战略一脉相承2001年提出防治策略的十个转移2004年前后提炼出慢性病防控的核心内容2005年中央财政开始增加慢性病公共卫生项目投入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学 习、 探 索、 开 发2009年慢性病管理成为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重要内容2011年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擂响战鼓2012年15部委共同下发慢性病综合防治规划政策、队伍快速发展/社区慢病综合防治示范点的意义2001年 江 苏 太 仓1997社区慢病综合防治示范点的建立,意味着对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主战场的 作用已有认识,并开始了实质性的工作与探索1998年卫生部机构改革,设立社区处,社区卫生工作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六个转变”的提出从专家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 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转变 从大医院向基层转变从城市向城乡并举转变 从卫生部门向全社会转变从专业行动向群众运动转变慢性病防控的方向和基本策略已经明确十个转变转为以健康为主导以疾病为主对医 学 本 质 有 了 更 深 刻 的 理 解导转为以患者为中以人群为中心心转为以医疗为重以预防保健为重点点转为以医院为基以社区为基础础以重疾病防身心健康和环境协调统转为一治转为从卫生部门多部门和社会参与转为从专科医生专科与全科医生互动转为从医生管理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共同参与的团队管理转为从治疗为主管理为主转为从强调治愈强调医疗照顾中国慢性病防控策略核心内容目 标 、 措 施 、 重 点 进 一 步 明 晰123目标333措施444重点4种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种生物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血脂、肥胖 4种行为危险因素: 烟、膳食、运动、酒面向3个人群: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患病 人群关注3个环节: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规范管理运用3种措施:健康促进、健康管理、疾病 管理1升:居民健康行为2早:早发现、早治疗3降:发病、病残、死亡政策不断完善卫生部门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卷烟包装标识的规定》《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长期规划《1996-2000年国家糖尿病防治规划纲要》《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2010年 规划》《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年)》规范《全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营养工作规范》《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深化医改保基本:提高慢性病患者门诊统筹和住 院费用的报销比例

文档评论(0)

管理咨询顾问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相关课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