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中作文立意用《名句成语中的哲学道理》.docVIP

2020届高中作文立意用《名句成语中的哲学道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届高中作文立意用《名句成语中的哲学道理》 (一)世界的本质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观的,能动的。 2.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3.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4.智子疑邻: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5.天地和气,万物自生: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6.踏花归来马蹄香: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3.按图索骥: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4.画饼充饥: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5.掩耳盗铃: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性。 6.有志者,事竟成;满招损,谦受益;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7.诸葛亮隆中献策:无论是对过去的认识还是对末来的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8.“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发展 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10.望梅止渴: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 11.郑人买履、削足适履: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意识(或认识)正确与否,与一个人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13.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2.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3.审时度势: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正视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4.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揠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5.目无全牛;庖丁解牛:把握客观规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6.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7.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9.因风吹火;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 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果。 1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 13.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二、认识论部分 1.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或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打不相识”、“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书到用时方恨少等: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或实践决定认识) 3.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认识 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4. 真金不怕火来炼;“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或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5. 吃一堑长一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三、唯物辩证法部分 (一)联系观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 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手不能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唇亡齿寒: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独木不成林;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还要绿叶扶持: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3.守株待兔: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的错误观点。 4.声东击西:要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现象分为真象与假象,要透过假象把握本质。 5.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事物之间的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