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国学中哲学名词解释集例》.doc

2020届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国学中哲学名词解释集例》.doc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75 2020届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国学中哲学名词解释集例》 TOC \o 1-1 \h \z \u 先秦 1 周易 5 礼记、中庸 7 论语 10 老子 11 孟子 14 庄子 17 墨子(家) 22 惠施 27 公孙龙 28 荀子 29 韩非 33 其他法家 34 汉代 36 唐 43 宋 44 明 53 清 59 近代 60 佛教 67 先秦 太初:天地未分前的混沌状态,其含义与太一、太极相近。《庄子·天地》:“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庄子·知北游》:“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成玄英疏:“太初,道本也。”《白虎通义·天地》:“始起先有太初,然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又引《易纬·乾凿度》:“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成玄英认为:“太,初始也,元气始萌,谓之太初,言其气广大,能为万物之始本,故名太初。”孔颖达:“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太易:宇宙形成过程中“未见气之前”的阶段。与《易传》中的太极,《老子》中的“浑成”含义相近。《列子·天瑞》篇:“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尚书·洪范》五行说:《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它提出了人们所用的五材,以“水”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质、作用,说明其和农业生产有关,但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 和同:和,指不同东西和合和统一;同,指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或同一。西周末史伯首先把和与同作为有差异而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提出。《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俾同,尽乃弃矣。”春秋时晏婴继承发挥之,认为五味相和,方能成为美羹,进而提出君臣关系应该和而不同:“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而去其否。”(《左传·昭公二十年》)孔子以和同推及人伦关系,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五行相杂说:西周末期太史史伯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句话表达了单一的东西不可能组成大千世界的思想。史伯还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所谓和,他说:“以他平他谓之和”,即是不同的“实”之和合、统一,所谓“同”,即指相同的实之简单相加或同一。他反对“去和以取同”,因为“若以同禆同,尽乃弃矣。”另外,史伯还提出了一系列命题,接触道对立统一的思想,他从“和无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等经验出发,提出“声无一听”,“物无一文”“味无一果”等命题。 五行相胜说:春秋时期,五行相杂说向五行相胜说转化。晋太史史墨说:“火胜金,故弗克。”“水胜火,伐姜则可。”这是认为五行之间有互相制约的关系,而不仅仅满足于五行之间的差异关系。 物生有两:史墨在回答赵简子说:“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从其勤,民忘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强调了事物的矛盾、变动、和矛盾的对立统一。 五行相生说:战国时期,不少思想家又意识到五行相胜说的不足。孙武提出五行无常胜,墨子提出五行毋常胜。这样就否定了五行之间单一的制约关系。《墨子·贵义》中已经有青、赤、黄、白、黑的无色排列,这和与之相配的木、火、土、金、水的“五行相生”序列完全符合。以后,《管子》、《吕氏春秋》中的五行相生说更臻完善。 五行生胜说:战国后期,通过讲春秋末期的五行相胜说与战国初期的五行相生说结合,形成了具有较为完整形态的五行生胜说。邹衍是五行生胜说的代表人物。其著作《主运》、《五德终始说》,就是分别论说五行相生和五行相胜的。五行生胜说是先秦五行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其中生意味着互相依赖的关系,胜意味着互相对立的关系,生胜论中已经含有独立统一思想。 气化:指气变化生万物。《大戴礼记·曾子天园》:“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张载则以气化来说明道,《正蒙·太和》:“由气化,有道之名。”二程却认为,气化并不贯穿宇宙变化的全过程,“万物之始皆气化,既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形化长,则气化渐消”(《遗书》卷五)。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气化者,一阴一阳,动静之机,品汇之节具焉。”(《正蒙注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